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钢厂职工迎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9-21浏览:2618下载196次收藏
旧粮票    
前几天,在家里翻出几张旧粮票。透过粮票陈旧的表面,看着粮票上印有“1968年”的字迹上方有一名钢铁工人手持钢钎忙碌工作的图景,想起了30多年来我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变化,脑海里的思绪迅速飞越过了30多年前的时空。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的吃、穿、住、行等条件都很差。那时,人们与吃有关的粮食、菜蔬和与穿有关的制衣布料、鞋袜等都要凭票购买。平日里,人们粗茶淡饭,一个星期都很难吃上一次肉。穿的衣着非常简朴单调,只有黑、灰、蓝色的四个袋子的罩衣与直筒裤,大人穿的衣裤补丁上打补丁。即便到过年,家里条件稍宽裕一点的小孩才有新缝制的衣服穿,倘若家里有了几个小孩,往往是老大穿新的,老二穿旧的,老三穿打补丁的,正是人们所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七十年代初,在我朦胧的记忆中,父亲每月工资大概三十元钱左右,除去父亲每月按时给老家一个年过八旬的伯爷爷寄的五元钱后,剩余的二十多元钱便是全家四口人的生活开支。那时,为了生活,母亲每天早出晚归地上门为人们缝制衣服,通过日以继夜的辛勤劳作,赚来一份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为了解决好全家人的吃饭问题,在购买回凭粮票供应的粮食外,父亲还需想方设法在外面购买一些计划外的粮食与菜蔬,我和妹妹至今还清晰记得父母俩人,都会在每个月的某一天的清晨到厂区外几十里的乡下去购买计划外的粮食,到下午太阳西斜时刻,父亲准会挑着两袋大米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钢厂职工迎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