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工会维权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分析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09-09-21浏览:2426下载136次收藏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取决于劳资双方力量的大致平衡。工会的维权工作必须纳入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大格局中,不断摸索有效维权的机制、手段和途径,团结全社会的力量,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合作互利的新型劳动关系。

    近日几起事件令人扼腕:一是河南农民工张某被疑得了职业病,2年来奔波于郑州、北京多家医院反复求证不得要领,被逼无奈执意要求“开胸验肺”,引起舆论强烈关注并获得确诊;二是吉林通钢集团通化钢铁股份公司职工聚集上访,反对河北民企建龙集团控股经营,造成厂区高炉停产,甚至将建龙集团总经理殴打致死,迫使省政府宣布建龙永不参加通钢重组;三是浙江温州市出租车大规模停运,该市出租车大多为车主转包运营,从业人员近万人,据称是要就出租车计程、计时运价等问题向政府讨说法……职业病防治法规是否落伍,通钢被建龙“重组”是否合适,温州出租车罢运是否被胁迫?有关善后事宜都还在进行中。问题是,如果有工会撑腰,如果有法律援助,张某何至于采取这么激烈的维权方式;国企改制这样的大事,为什么作为“利益相关方”,广大职工事先毫不知情,竟至酿成群情激愤的暴力悲剧;再联想到去年冬,重庆、三亚、深圳等城市出租车司机接连发生集体罢运事件,出租车企业“空心化”(劳动关系虚化)、行业工会缺位等问题再次爆发。

    没有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我国现在大约六成国内生产总值和七成新增就业机会是由非公经济成分提供的,非公经济已经成为创造财富和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劳动关系也日益市场化、多样化。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廉价劳动力不仅是产品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也是吸引资本的最大因素,这个局面短期不会改变,而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也不会改变。如果没有强制性的劳动标准及其有力的权益保障,劳动者的状况势必每况愈下。近年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急剧上升,非立案方式处理的更是不可胜数,有关各种形式的维权报道每有与闻,尤其是群体性事件多发,而且几乎所有诉求和抗争都是围绕着劳动者经济利益展开的。

    劳动(劳资)关系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没有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而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取决于劳资双方力量的大致平衡。在劳动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劳动者只有依靠自己的组织——工会才能获得与资方进行谈判、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力量。从理论上说,工会通过制度化的集体谈判、工人参与,以及争议处理等形式,促进劳资矛盾缓解、劳资关系相对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相处。但实际上,我国劳动者数量巨大,却没有有效组织起来,劳动者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与资方较量,而协调劳资关系的机制和手段又相当缺乏,人们进行维权的成本实在太高,一旦忍无可忍,就会采取过激行为,甚至走向极端。

    组织起来,切实维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会逐步突出了维权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工会维权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分析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