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新产业开发应对问题思考建议
肉羊产业是我国继乳业之后快速起步的一个朝阳产业,目前我国肉羊产业仍处于成长阶段,尚未进入成熟期。要使肉羊产业协调发展,有效运转,必须探索和解决好该产业各个重要环节和产业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此,笔者从肉羊产业开发的视角,对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制约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因素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肉羊业进入了产业化经营阶段。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一批有较大带动力的龙头企业群,年出栏1000万只以上商品羊的河南、新疆、山东、内蒙古等8个省区有一大批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商品羊基地正在形成。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全国羊肉消费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羊肉的出口创汇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与养羊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羊产业仍处于成长期。从产业开发方面看,其品种资源、良种化程度、个体生产性能、规模化饲养、标准化养殖、产品质量档次、产业化程度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和不少制约因素。
专用肉羊品种短缺,良种化程度低,个体生产性能差我国是个养羊历史悠久的国家,但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未能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的肉羊专用品种,只是培育出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呼伦贝尔羊、阿尔泰羊、小尾寒羊等地方良种,这些品种虽然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抗逆性强、羊肉品质好等遗传性状,但与肉羊专用品种相比,在增重、早熟、饲料报酬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因长期受短缺经济影响,注重羊毛的生产,忽略了羊肉生产,我国虽然培育出多个细毛羊品种,但均属兼用品种,未能达到专用水平,杂种细毛羊和本地品种的杂交后代羔羊胴体重只有13.94千克,比世界平均水平14.29千克低0.35千克,比发达国家16.5千克低2.56千克,低18.7%。
未形成稳定的最佳杂交组合,多元杂交比例少我国虽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引进国外肉羊专用品种进行快速繁殖,试图扭转我国肉羊产业缺乏良种种羊的局面。但由于政府扶持力度小,行业管理的缺失和养殖者利益驱使等原因,出现了无计划引进、种畜生产混乱、无序炒种,使种畜的价值和价格相背离,出现了肉羊生产者买不起种畜、种羊场种畜滞销的怪现象,导致目前肉羊商品生产中未能形成稳定的、最佳的杂交组合,这是肉羊育肥效果不佳、产品档次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经营方式粗效,饲养水平低下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养羊业仍处于传统畜牧业的放牧加补饲,大小公母混群饲养,舍饲的羊以秸秆为主,粗饲料以玉米秸为主,精饲料以玉米为主,营养不平衡,饲料转化率低,出栏周期长的粗放经营状态。这种状况与肉羊产业的品种良种化(包括经济杂交)、经营工厂化、饲草料配合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管理手段科学化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造成目前出栏羊只不达标、羊肉产品不合格、养殖效益不理想、生产加工不衔接的被动局面。
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与基地脱节我国肉羊产业发
制约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因素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肉羊业进入了产业化经营阶段。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一批有较大带动力的龙头企业群,年出栏1000万只以上商品羊的河南、新疆、山东、内蒙古等8个省区有一大批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商品羊基地正在形成。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全国羊肉消费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羊肉的出口创汇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与养羊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羊产业仍处于成长期。从产业开发方面看,其品种资源、良种化程度、个体生产性能、规模化饲养、标准化养殖、产品质量档次、产业化程度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和不少制约因素。
专用肉羊品种短缺,良种化程度低,个体生产性能差我国是个养羊历史悠久的国家,但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未能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的肉羊专用品种,只是培育出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呼伦贝尔羊、阿尔泰羊、小尾寒羊等地方良种,这些品种虽然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抗逆性强、羊肉品质好等遗传性状,但与肉羊专用品种相比,在增重、早熟、饲料报酬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因长期受短缺经济影响,注重羊毛的生产,忽略了羊肉生产,我国虽然培育出多个细毛羊品种,但均属兼用品种,未能达到专用水平,杂种细毛羊和本地品种的杂交后代羔羊胴体重只有13.94千克,比世界平均水平14.29千克低0.35千克,比发达国家16.5千克低2.56千克,低18.7%。
未形成稳定的最佳杂交组合,多元杂交比例少我国虽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引进国外肉羊专用品种进行快速繁殖,试图扭转我国肉羊产业缺乏良种种羊的局面。但由于政府扶持力度小,行业管理的缺失和养殖者利益驱使等原因,出现了无计划引进、种畜生产混乱、无序炒种,使种畜的价值和价格相背离,出现了肉羊生产者买不起种畜、种羊场种畜滞销的怪现象,导致目前肉羊商品生产中未能形成稳定的、最佳的杂交组合,这是肉羊育肥效果不佳、产品档次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经营方式粗效,饲养水平低下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养羊业仍处于传统畜牧业的放牧加补饲,大小公母混群饲养,舍饲的羊以秸秆为主,粗饲料以玉米秸为主,精饲料以玉米为主,营养不平衡,饲料转化率低,出栏周期长的粗放经营状态。这种状况与肉羊产业的品种良种化(包括经济杂交)、经营工厂化、饲草料配合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管理手段科学化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造成目前出栏羊只不达标、羊肉产品不合格、养殖效益不理想、生产加工不衔接的被动局面。
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与基地脱节我国肉羊产业发
肉羊新产业开发应对问题思考建议
点击下载
上一篇:养重于防规模化特色养猪理念探讨下一篇:肉价波动给肉类行业带来状况分析思考
本文2009-09-19 10:01:22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646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