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危机管理新视角探讨
“风险”和“危机”同自然科学中“熵”的概念内含一致,可以移植并运用“熵”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来研究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如果系统的熵即无序性已经增大到临近极限的程度,任何小事件都会突破这一极限,引起系统极度紊乱而不能正常运转,所以要高度重视对社会系统的熵即无序性的监控。信息的传播与扩散既可能减少不确定性、无序性,带来熵减效应;也可能增加不确定性、无序性,加速熵增过程。公开公共信.g-,揭露惑众谣言,是防范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的必要前提。应急管理的本质就是对社会系统的“乱”象进行快速的治理,将社会系统的“无序”转换成“有序”。为此,有序程度最高的军队的介入、负责维护秩序的政府的主导,以及类似自然界中“自组织现象”的公共治理,都是极其重要的。 从实践层面来看,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多国家(地区)、多层次、多部门综合协同的过程;从研究层面来看,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也是一个多学科、多视角、多方法交叉渗透的过程。
笔者曾指出,目前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公共管理的学科领域f11,其中影响比较大的理论成果包括:社会风险研究、风险社会理论、社会失范理论、社会转型研究、社会控制理论,这些都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着重于描述和解释;应急管理研究、危机管理研究和治理理论,这些基本上都是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着重于对策和应用。其中,社会风险研究和社会控制理论,本身就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研究的过程也从前端的社会风险关注到后端的公共危机,可视作二者兼而有之,其论域部分可归于公共管理学,部分可归于社会学。
本文试图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拓宽对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视野。熵、风险与危机
1981年, 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jeremy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攻关课题“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研究”(06&zd025)的中期研究成果rifkin)和特德·霍华德(ted howard)出版了一本题为《熵:一种新的世界观》(entropy:a newworld view)的著作,轰动一时1 1987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这一著作的中文版。
熵(entropy),是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系统论、信息论都有紧密联系的一个重要的物理学概念,指的是无序性、紊乱性。
热力学有两个重要定律。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是守恒的、不灭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到另一种形式;第二定律则进~ 步指出,能量只能不可逆转地沿着一个方向转化,即从(对人类来说是)可利用的状态到不可利用的状态、从有效的状态到无效的状态转化。熵,就是指这种不能再被有效利用、不能再被转化作功的能量之总和。热力学的进一步研究阐明,熵是无序的量度,熵过程就是系统的紊乱程度增加的过程。所以,上述两位美国学者又将热力学的两个定律用一句简短的句子来表达:“宇宙的能量总和是个常数,总的熵是不断增加的。”
系统论和信息论不仅用熵的概念表示系统的紊乱程度,认为系统越无序,熵就越大,系统越有序,熵就越小;而且用熵的概念定义信息量,提出信息量就是负熵。系统获得信息以后,无序状态即熵就减少;获得的信息量越大,无序状态即熵就减少得越显著; 系统无序性即熵的减少,也就是系统有序性和组织程度的增加。系统获得信息以及所获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系统的开放程度。生命系统的开放导致生物的进化;社会系统的开放保证了社会的进步。
在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中,风险意味着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危机则是这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转变为现实性以后造成的损失,这种损失的实质就是打破了社会系统的有序性、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强调“风险的概念与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是分不开的”[31; 罗森塔尔(urielrosentha1)定义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重要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巴顿(lawrence barton)re认为“那些能够预防的‘危机’都只能称之为问题,只有那些无法预知的、被忽视的,且具有颠覆力的意外事故,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危机。”嘲尽管“风险”和“危机”两个概念有着很重要的区别阎,但在其内含的不确定性和无序性方面则是完全一致的。
鉴于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域,本身就依赖多学科研究的交叉,加上目前无论在研究方法还是在定量处理方面,自然科学都走在社会科学的前面,所以,移植并运用自然科学中熵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来研究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应当是会大有裨益的。突发事件:风险→危机
根据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分类,我国现阶段面临四类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l 7l领域的突发事件。这些突发公共事件或日“触发事件”,正是由隐性的社会风险转为显性的公共危机的转折点。常见的情况是,看似十分微小的“触发事件”,往往引起巨大的公共危机。
西方流传有一首民谣:
丢了一个铁钉,坏了一只马蹄;
缺少一只马蹄,跌翻了一匹马;
翻了一匹马,死了一个骑马的武士;
死了这位骑马的勇士,失去了一场战争
的胜利;
失去了这一场胜利,亡掉了一个帝国!
丢了一个小小的铁钉居然亡掉了一个大大
的帝国!但这毕竟太浪漫了。
1972年12月29日,美国气象学家、混沌学开创人之一洛伦兹(e.n.lorentz)在美国科学发展学会第139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蝴蝶效应》的论文,提出一个貌似荒谬的论断:在巴西一只蝴蝶翅膀的拍打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产生一个龙卷风!因为他在用计算机模拟天气变化时发现,仅仅千分之一差值的输入,竞可以引起巨大的差异,即中国的古话:“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这也过于夸张甚至显得有些玄乎了。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中也有一段类似的描写:“如果加里钢铁工人的罢工持续太长,那么即使丹佛市百货公司的一位出纳员那样的人也可能会被解雇。没有钢铁,汽车厂就不能开工。一旦三大汽车制造厂停止或减少生产,那么制造塑料和玻璃的汽车配件工业也必须降低产量。既然美国每六份工作中有一份与汽车工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那么减产或停产几个星期,整个经济便会出现衰退。购买力的下降会使到丹佛那家百货商店买东西的人减少,那位出纳员就会因此丢掉饭碗。” 这样的解释非常具有理性,但终究还是一种推理。
而2008年初发生在中国南方的冻雨雪灾,则充分验证了许多很不起眼的细枝末节,凑在一起竟然酿成了一场大灾难:
时间:2008年春节前, 正赶上每年一度
“春运”高峰,进城民工集中返乡。
地点:不在经常遭受大雪的北方,而在
数十年乃至百年难得一次大雪的南方;因暴
雪和冻雨断电导致铁路大动脉交通中断的
又是在民工最为集中的“珠江三角洲”的北
大门— — 湖南郴州。
铁路:刚完成内燃机机车换电气化机车的改造,铁路运输高度依赖电网。
指挥:冻雨暴雪期间正值南方十多个省五年一度的“两会”(人大、政协)与政府换届;加上中央政府为准备政府换届,调整了负责全国应急管理指挥工作的领导班子,新旧班子的衔接上出了问题。
军队:我国历次救灾中军队都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冻雨雪灾期间发生灾情的地区(南京军区和广州军区所辖省区) 部队正处于战备状态,以应付台海地区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以上众多因素的结合,竟然最终造成农业损失为500 亿元左右, 林业损失570亿元,电
风险危机管理新视角探讨
本文2009-09-18 10:37:19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630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