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经济发展方向转变问题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09-09-14浏览:2093下载215次收藏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不仅体现在国民经济从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而且体现在经济发展出现一系列重大转变。研究分析这些重大转变,有利于明确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经济增长模式不断优化——从要素投入型增长逐渐转向效率改进型增长。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是要素投入驱动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效率迅速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之前,初步显现出效率改进型经济增长的特征,效率改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带来效率提高的因素主要是二元结构转换,即劳动力从低效率农业部门向高效率工业部门转移。1990年之后,效率改进型经济增长模式进一步形成,效率改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7%。带来效率改进的因素除了二元结构转换和体制改革激励,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由研发投入增加以及技术吸收所导致的技术进步和净效率提高。未来,应当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促进自主创新以及技术引进和吸收;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确保劳动力顺畅转移到高效率部门。

  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初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工业大国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转换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至1984年,改革的中心在农村,属于农业蓬勃发展时期,特征为农业部门产值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非农业部门;第二阶段是从1985年至1991年,改革的中心转移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价格体制改革等改革措施出台,工业增长速度加快,同时农村乡镇企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第三阶段是从1992年至1999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外商投资企业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国经济发展方向转变问题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