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网审计安全性影响调研报告
2008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cnnic预计在200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普及率相对较高的国家。这些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那么何谓网络经济?网络经济就是以直接经济为特征的服务经济,它是人类联系与交流方式的演进,是以先进的网络工具体系为依托,以综合、融合为典型特征的经济模式。它的产生和发展对被誉为经济“看门人”的传统审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迫切需要有一个全新的审计模式与之相适应,联网审计由此应运而生。前审计长李金华同志有一句名言: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就将失去审计资格,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不了解网络知识也将失去指挥的资格。这足以说明联网审计已经成为现在乃至将来审计的新模式。
一、联网审计的定义及开展联网审计的意义
联网审计作为电算化审计的延伸,是指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网络互连后,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测评和高效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适时、远程检查监督的行为。联网审计有利于推动财政、财务收支相关数据和业务处理日益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形势下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有效配置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进一步贯彻落实“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联网审计模式使审计工作从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从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能够使一些违纪违规问题被及时发现和纠正,能够在动态的监督中关注资金与项目的效益,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信息,从而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但是,由于联网审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审计模式,互联网的时空无限性和技术开放性本身就潜存着安全隐患,从而有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审计资料被截取或恶意篡改,影响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安全性问题已经成为联网审计发展的瓶颈。本文着力于联网审计安全性问题的探讨。
二、相关法律准则的缺失对联网审计安全性影响及对策
联网审计立法是保障联网审计正常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新的《会计法》已增加了有关网络财务的内容,《电子商务法》起草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之中,但上述法规都不是针对联网审计而发布的,不能够满足联网审计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加快联网审计立法工作的力度和进度,使人们在开展联网审计工作时有章可循。如对电子证据,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电子货币等网络经济工具的合法性及其使用规定,都需要立法来加以明确,使得联网审计工作尤其是进行合法性审计时有法可依。目前,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适用于联网审计的应该遵从其规定,不适应的需要进一步进行修改和完善。
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应遵循的规范和尺度,是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联网审计对象、线索、方
联网审计安全性影响调研报告
本文2009-09-11 14:29:4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549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