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转型形势强化工商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停征“两费”后,基层工商部门面临着从“传统管理型”向“监管执法服务型”转变的新形势。然而,当前基层工商部门队伍的现状与转型形势很不适应。因此,尽快打造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能够担负起全面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无疑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9月中旬至10月初,直属工商所管委会领导深入基层,对基层工商所队伍建设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目前队伍现状及特点
截止2008年10月,管委会及下辖七所共有人员230名,其中公务员198名,占86%,干部4人,占2%,工人28名,占12%;本科学历占40.4%,大专学历占42.6%,中专高中学历占17%;30岁以下18人,占7.82%;31—35岁41人,占17.82%;36—40岁84人,占36.5%;41—45岁46人,占20%;45—50岁26人,占11.3%;51岁以上15人,占6.5%;副科以上干部32人,占公务员队伍的16%。队伍整体结构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学历结构以大专为主,二是队伍的年龄结构趋向老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直属工商所管委会在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稳步提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支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
1、学历层次偏低,整体素质不高。目前,仍有40余人未达到大专学历,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12人,也就是说有95%的人员是因公务员职务需要通过函授或电大等业余培训取得学历文凭的,含金量不足,专业性、实用性不强。这部分人员主要分布在基层工商所,造成基层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仍然不高。
2、能力素质偏低,缺乏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工商所主要的人员和精力都花在了收取“两费”上,产生了不少收费“能手”,造就了不少监管执法
“短腿”。取消两费后,部分职工因年龄、文化素质、业务能力等原因,一时无法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队伍中有较大一部分人员仅能应付一般日常工作,对一些突发或综合性强的工作任务缺乏综合能力。在业务技能方面,电脑网络知识,应用写作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监管需要的法律、法规运用仍然是工商所多数干部的“软肋”。精通电脑的干部不多,执法办案能独挡一面的干部不多,精通法律法规、懂监管、会办案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
3、队伍趋于老化,年轻力量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长期以来,进少出少、只
适应转型形势强化工商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本文2009-09-07 10:56:22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528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