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村干部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9-06浏览:2913下载152次收藏

山那边人家
山那边人家举庄搬迁于小城镇居住,老宅子在人们的印象中变得模糊起来,要不是那破壁残墙的存留,谁还记得这里曾是一个村庄。
本来,老宅子的历史并不悠久,听村子里年龄最高的老人说,在他们祖辈的祖辈的祖辈的记忆里,这个村庄,因为它三面环山,坐北面南,说沟不峡,地理生成像一个锣圈,风水先生认定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所以就有一家姓马有钱人家买下了这里的土地,在这里建起了宅子,后来这家人衰败,被一家有财有势的劣绅占居。解放后,这家恶霸被镇压,这个半大不小的村子就分给了十多家贫下中农居住。四固定时期,由于它和别村相距较远,就被固定在山这边的一个村庄为一个生产队,从此开始了山前山后为一体的集体组织。所以,惯以老宅子之称的村庄也被人们称为山那边人家。

山那边十几户的人家里,虽然和山这边人家联姻为一个生产队,在我刚记事时候就有着不一样的印象。山这边人家穷得丁丁当当,山那边人家却远近闻名,富得流油。山这边人家三十出头的小伙打光棍,山那边人家小伙二十出头算大龄未婚,一般都是姑娘找上门。别看山那边人家交通不便,过去,地主家是骑马往来,独轱辘车运货,牛拉人推,解放后道路修了几次,坡度降了不少,但还是单人拉不上一把架子车,可是,姑娘还是挤着往哪里去。人们说那是风水宝地养人。其实,问题不在风水宝地,是那里山多,地广。光附属物至少能填饱肚子。那时候家家户户地窖里南瓜、红薯、土豆,象征性的粮食经这些附属庄稼一搭配,肚子就能撑了起来。特别眼馋的是,我翻山到二叔家摘枣,二婶儿拉着我说:别走,给你烙黄金塔吃。我在二婶家吃南瓜包子,那是用玉谷面包的,外边金黄金黄,因为玉谷面酥,拿不起来,没篜前是用双手揉成块将就的放在篦子上,经过热气,包子自然形成底大上小,所以像一座塔。那时候黄金塔好吃之极,真比现在吃肉还香几倍。临走,二婶还给了个狗腿南瓜,说道:吃完了再来。

那年头人们没别所求,只求肚子圆。我记得三叔说过一句话,三间房子一头牛,老婆娃子过春秋。这是解放初期穷人的原始标准,后来进行演化成:红薯土豆玉谷面,当家主食能肚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村干部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