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税务部门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9-04浏览:2879下载226次收藏

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新中国税收走过了风雨60年。这6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时代,也是税收事业蒸蒸日上的光辉历程。且透过几个片断,看新中国税收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百万元大钞”到“四万亿投资”

    1949年解放前夕,旧中国出现了一个货币史上的“奇迹”---100万元一张的“巨额大钞”。但这不仅不是“荣耀”,相反却是耻辱。由于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当时国民党政府“税收只为支出的六千分之一”,“税收不够印钞票”,导致货币狂贬,物价飞涨,50万元、100万元一张的巨额大票“应运而生”。100元法币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1949年5月只能买一粒米的2.5‰。一张“百万元大钞”也只能买25粒米。这给人民带来了一场空前的灾难,也导致了国民党腐败政府的崩溃。

    新中国成立后,税收事业逐步走入正轨,尤其是改革开放迎来税收大发展东风,国家的税收和财力迅速壮大。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到2008年突破6万亿元大关, 近60年增长了约1000倍。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祭出了四万亿投资的大手笔。这一被国外媒体评价为“其震撼力堪比北京奥运会”的庞大经济刺激计划,其背后正是崛起大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坚定的发展信心。

                                          从周总理的叮嘱到温总理的宣告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三年自然灾害过后,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当时有关部门提出适当增加一些农业税,以缓解财政困难。周恩来总理听了以后,斩钉截铁地说:“你们今天记录在案,我活着的时候,你们不能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税务部门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