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校教师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9-03浏览:2709下载258次收藏

2006年春天,一个8岁的绝症盲童用她纯真的梦想震撼了长春感动了中国!

  2006年春天,一个8岁的长春女孩用她美丽的童心教会了我们什么叫爱国!

  这个小女孩叫欣月。她的故事被媒体称为“欣月童话”,后来被拍成了电影。

  2005年10月23日,正在与同学一起排练舞蹈的7岁的女孩小欣月突然摔倒在学校的操场上。没想到,这一倒就永远也没能起来——医生用“髓母细胞瘤”这种可怕的不治之症给这个天真的女孩判处了“死刑”。11月底,小欣月因肿瘤压迫视神经双目失明了。她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后,哭着和爸爸说:“爸爸,我现在就是想去北京天安门前看看升国旗仪式,听唱国歌……”

  2006年3月17日,长春《城市晚报》刊发了《绝症使她再也看不到升旗了》的报道。很快,许多长春市民被这个苦命女孩的不幸命运而惋惜,更为她在生命垂危的时候还想着看升国旗唱国歌这样一种纯真挚朴的爱国主义感情而震撼!无数好心的市民都想帮助这个可怜而可爱的女孩圆她的北京之梦,但医生认为她身体状况危险,坚决不同意去。为了不让欣月失望,父亲朱德春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给女儿说一个善意的谎言,就在长春找一个有升国旗唱国歌的地方,来一场模拟的天安门升旗仪式,到时就告诉她:这就是北京天安门……

  于是,300多万人共同关注,数十家单位苦心策划,2000多人倾情付出,这个美丽的城市用倾城之爱演绎了一个春天的童话——

  一个300万人口的城市,因为一个小女孩的美丽梦想而感动起来,温暖起来……

  无数素不相识的好心人,因为一个小女孩的爱国情操而凝聚起来,行动起来……

  2006年3月22日9时30分,由报社采访车开路的一行8辆车驶到了小欣月家的胡同外。9时40分,接欣月的报社采访车走出了胡同口。10点整,车队准时出发。

  躺在爸爸的怀里,高兴的小欣月不停地唱着“北京小妞,嘿呦嘿……”这是她在电视里学会的歌,这几天一听说要去北京就总是唱着它。10时30分,车队缓慢地从烧伤医院一直绕到了长影世纪城。“前面到收费站了!”司机故意把声音说的很大。不远处北京的吕先生早已等候在了路边。“您好!这里是沈阳收费站!请交费!”吕先生特意用地道的沈阳口音说,“这是沈阳啊,还有多远到北京啊?”“快了,再往前走吧!”听着大家的话,欣月在爸爸的怀里一直念叨着“沈阳、沈阳……”

  中午11点30分,车队到达长春市第一实验中学正门,司机报站说到了“北戴河”。这时小欣月倍显疲惫。原定去“北京”的路还要2个多小时,为了欣月的身体,大家临时决定缩短时间,可这样就不能赶上原定在某军区院内的升旗时间了。随行记者向长春市公共学校的段文杰校长求援。段校长表示:“时间是紧了点啊。但是为了这个可怜的女孩,我们会尽全力,我马上安排!”

  十几分钟后,在学校操场上就站立起一支整齐的“国旗护卫队”。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学校教师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