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规模主导型骨干品牌发展调研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9-01浏览:2343下载262次收藏

2008年,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20+10,以下简称重点骨干品牌)合计销量达到2113.15万箱,同比增长18.83%,市场比重达到48%。其中:白沙品牌的销量超过200万箱,红梅、红河、红塔山、黄果树、双喜、云烟、黄山、七匹狼等8个品牌的销量超过百万箱。

  近年来,重点骨干品牌的品牌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覆盖面持续提高,产品结构大幅提升,技术含量显著提升,有利地支撑了烟草行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截至今年5月,在重点骨干品牌中,有14个品牌有四类烟产品,红梅、黄果树、兰州、中南海、都宝等5个品牌有五类烟产品,有10个品牌单箱销售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11个品牌产品结构同比下降。

  对于这些结构相对偏低的规模主导型重点骨干品牌,如何在保持销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提升产品结构,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抛砖引玉。

第一部分 规模主导型重点骨干品牌的构成

  今年1-5月,重点骨干品牌共销售852.79万箱,同比增长16.43%,市场比重为47%。其中,四、五类烟合计销售313.36万箱,占重点骨干品牌的销售比重为32%;五类烟销量同比下降9.03%,四类烟销量同比增加8.88%。

  总体上看,相较于一、三类烟分别超过20%的增幅,以及一、二、三类烟16%的平均增幅,重点骨干品牌的四、五类烟增速不断放缓,销售比重有所下降,但由于基数相对较大,四、五类烟仍然占据了重点骨干品牌销售比重的三分之一强。

 

图一:重点骨干品牌销售结构比重(2009年1-5月)

  同期,全国共销售四、五类烟1119.52万箱,销售比重为54%,两相比较,重点骨干品牌四、五类烟的销售比重低于全国四、五类烟比重近20个百分点,占据了全国四、五类烟总体销量的27%。

 

图二:四、五类烟重点骨干品牌销售比重(2009年1-5月)

  1.单箱销售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8年,重点骨干品牌中有10个品牌单箱销售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白沙、红梅、红河、黄果树、真龙、兰州、钻石、中南海、都宝、金桥,其中:红梅、黄果树、兰州、钻石、都宝、金桥等品牌单箱销售收入低于平均水平20%以上。

  此外,在30个重点骨干品牌当中,除了上述10个品牌之外,双喜、黄山、七匹狼、红双喜、真龙、长白山等5个品牌单箱销售收入低于重点骨干品牌平均水平。

 

图三:重点骨干品牌单箱销售收入排序

  2.四、五类烟比重偏大

  今年1-5月,白沙、红河、七匹狼、黄山、南京、红梅、黄果树、真龙、钻石、兰州、长白山、中南海、都宝、金桥等14个品牌有四类烟产品,其中:红梅、黄果树、兰州、中南海、都宝还有五类烟产品。

  南京品牌虽有四类烟产品,但因其销售主要以一、二类烟为主,四类烟销量不足万箱,比重不足2%,同比连续下降,其单箱销售收入明显高于全国及重点骨干品牌平均水平。

 

图四:规模主导型重点骨干品牌四、五类烟比重

  其中:白沙、黄山、红梅、黄果树、真龙、兰州、中南海、都宝、金桥等9个品牌的四、五类烟比重超过50%,红梅、黄果树、兰州、金桥等4个品牌的四、五类烟比重更是达到90%以上,而红梅的产品只有四、五类烟,而金桥品牌的三类烟产品虽然成长较为迅速,但年绝对销量不足万箱。

 

图五:重点骨干品牌四类烟销量排序

 

图六:重点骨干品牌五类烟销量排序

  综上分析,白沙、红河、七匹狼、黄山、红梅、黄果树、真龙、钻石、兰州、长白山、中南海、都宝、金桥等都可以归为规模主导型重点骨干品牌,它们具备产品结构相对偏低,四、五类烟比重偏大,一、二类烟增长偏缓等共同特征,相较于其他重点骨干品牌,它们的发展面临着规模与结构的双重考验,产品结构的提升显得极为迫切。

第二部分 规模主导型重点品牌的发展现状分析

  1.成因各有不同。分析上述规模主导型重点骨干品牌的成因,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原有的中档品牌,这些品牌从创牌开始就一直定位于中档,主要覆盖的价区集中于四类烟,如:白沙、红河、红梅、黄果树等,白沙、红河虽然有着一定份额的一、二、三类卷烟,但由于其四、五类卷烟的绝对量偏大,影响了品牌整体的产品结构。上述品牌的共同特点是产销规模大,市场份额大,销售贡献度高,继白沙销量超过200万箱之后,下一步在其中有望出现更多的200万箱以上规模品牌。

  另一种是产品结构下延的中高档品牌,此类品牌的构成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依靠重组整合,对同企业的中低档其他品牌进行整合,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大规模;二是为了做大规模,企业将品牌的结构向下延伸,包括推出三、四类烟产品。如:七匹狼、黄山、兰州、真龙等,原本是中高档品牌,产品价区集中于一、二类卷烟,通过产品线的向下延伸,这些品牌的规模由此获得急速扩张,像黄山、七匹狼的销量先后超过百万箱。

  2.规模支撑依赖四、五类烟。在5个仍有五类烟产品的重点骨干品牌中,红梅的产品结构最低,在销售结构整体上移的宏观消费环境下,红梅已经由中端品牌滑落为中低端品牌。黄果树近两年在5-10元价区加大了投入,尤其在10元价区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四、五类烟的比重仍然较大,销售比重超过90%。兰州在对海洋进行整合之后,四、五类烟规模迅速扩张,销售比重保持在80%左右。中南海、都宝作为中式混合型的代表性品牌,仍然有相当规模的四、五类烟,尤其是都宝,但是五类烟的销售比重就达到70%以上。

  此外,白沙、黄山和七匹狼的四类烟份额也相对偏大,销售比重分别超过60%和30%,尤其是白沙、黄山的四类烟绝对销量较大,对于品牌销售规模的支撑更大,但是因为白沙、黄山都有着绝对量不小的二、三类烟产品,品牌整体的销售结构较之前述几个品牌仍然高出不少。

  3.结构分布不合理。在卷烟消费税制改革之前,重点骨干品牌的一、二、三类烟销售比重大约保持在2:3:5的比重。但随着二类烟划分标准的重新调整,相当一部分二类烟产品被重新划分为三类烟,尤其是零售10元价位的产品基本由原来的二类烟划为三类烟,因此形成了整体产销规模、销售比重呈现出二类烟降、三类烟升的全新格局。

  在二类烟整体格局受到较大影响的同时,以云烟、白沙、红塔山为代表的10元价位优势品牌逐渐退出了二类烟市场,上述品牌基本退出二类烟市场后,调整后的二类烟仅剩利群、南京等少数结构、规模并重的重点骨干品牌,黄鹤楼、黄山、娇子、帝豪等品牌都有望在新一轮二类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4.结构上行压力偏大。相对于四、五类烟品牌市场份额的相对分散,目前,国内一、二类卷烟的品牌集中度已经相对较高,一类烟重点骨干品牌的销售比重超过90%,销量前5位的品牌集中度也接近七成,调整前的二类烟重点骨干品牌的销售比重也有80%以上,销量前5位的品牌集中度仅仅50%。高市场集中度和相对稳定的品牌格局,意味着其他品牌在短期内,难以对一、二类烟高端市场格局产生较大的冲击,获得快速的发展。

  对于结构相对较低或集中于中档的品牌而言,虽然有能力、有条件推出具有产品竞争力的高端产品,但长期形成的消费认知和品牌价值决定了,与高端产品相符的品牌形象在短时间难以建立,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品牌结构提升的压力。

  5.市场布局不合理。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加快形成,截至2008年,全国省际间卷烟交易量达到2094.7万箱,比重为47%;一、二类烟的省际间交易量比重已经超过50%,绝大部分重点骨干品牌完成了“两个跨越”中的第一个跨越,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市场布局,建立了广泛而深入地市场基础。

  但市场的实际是,在中高端品牌市场,除了中华、芙蓉王、云烟、玉溪、黄鹤楼等全国性少数强势品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之外,余下的市场份额多以省产的重点骨干品牌所占据,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重点骨干品牌的中高端产品销售依靠的是省内市场,支撑高省级间交易指标的是低档产品。比如:2008年,七匹狼年销量达到105万箱,省际间交易比重达到41.59%,同比上升4个多百分点,但其四类规格七匹狼(豪情)的销售比重接近三分之一,单规格就占据了省际间交易比重的60%以上。

第三部分 政策导向对规模主导型重点骨干品牌的发展影响

  以“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为基调,从扶持36种名优烟,淘汰非《百牌号目录》品牌,到着力培育20+10重点骨干品牌,以及推行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实施工商协同营销等等,国家局所有的政策核心就是加快培育两个“十多个”,并以此为基础提升中国烟草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对于规模主导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规模主导型骨干品牌发展调研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