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能源集团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8-28浏览:2249下载276次收藏

盛世有华服,太平舞霓裳。色彩斑斓、款式各异的女性服装历来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鲜活最生动的形象记录,也是一个社会文化时尚变化最灵敏的风向标。在新中国60周岁生日到来之际,让我们透过女装“穿”越的60年,去“阅读”写在女性身上的新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史。

建国初期,走出家庭投身新中国建设的广大女性,洋溢着年轻共和国的活力,健康乐观,激情飞扬,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列宁装”的主要特点是西服领、双排扣、腰中束一条布带,穿在身上,既朴素干练,又英姿飒爽。“列宁装”的流行,表明当时中国女性在精神上的革命追求和热爱劳动的高涨热情。美中不足的是,“列宁装”颜色不多,以蓝、灰色为主,我记得,母亲当年就有一件灰色的“列宁装”。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位苏联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苏联的“布拉吉”(连衣裙)在国内迅速流行,一时间,色彩鲜艳的“布拉吉”成了各大中城市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60年代初期,中苏关系恶化,风行一时的“列宁装”、“布拉吉”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随着“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宣传,女装开始“男性化”,朴素成为当时最大的时尚,补丁衣服随处可见。在那个物质生活极为匮乏的年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成为大家必然的选择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能源集团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