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交通部门国庆60周年征文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8-27浏览:2541下载270次收藏
弯弯的乡路
“雨天似胶,晴天如刀,走路闪腰,骑车摔跤”的顺口溜,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形象生动地勾勒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农村交通状况,对于如今年龄在40岁及以上,并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一点都不陌生,甚至怀有一种深切的苦涩记忆。

作为“70后”大军一员的我,对农村落后的交通产生切肤之痛是从我上高中开始的。高中以前,我一直在小镇上学,家与学校普遍很近,大都在2公里以内,而且几乎与小镇之外的人和事没有丝毫交往,消息闭塞,往往只是在偶尔的下大雨和大雪天感到出行极为不方便外,其他时候常常被习以为常所忽略。高中时,要到距离小镇30里外的县城求学,每天只有一两趟长途过路车可以搭乘。每次5角钱的车票,对于现在的家庭来说可谓不值一提,然而对于当时一个农民家庭,5角钱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至少可以买2斤葵花子来解馋……为了节省车费,我尽量减少回家次数,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换季衣服都是父母多方打听,托村里去县城办事的人捎给我。非回家不可时,就在大路旁向过路的货车或拖拉机司机求援,幸运的话,就可以少走一点路,否则30里的路就需要步行三个小时左右。返校时,情况要好一些,父母会提前四处打听周围往县城方向运输沙石的小货车或拖拉机信息,希望能搭个便车。那时候,我最大梦想就是,不管什么时候出门有大货车或拖拉机坐,就很心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交通部门国庆60周年征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