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工作者纪念新中国60周年征文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8-27浏览:2902下载188次收藏
听说村里新修的水泥公路已竣工,我便乘着这假日里和煦的阳光跨上了新买的电动车匆匆地往老家赶。新修的221省道洞口至绥宁段还未完全竣工,但水泥路上早已车流如水。哈!毕竟是新建的,电动车行驶在上面,有如风行水上,清爽极了。约过十来分钟,已进入村道位置。注意!分岔后就是一下坡路外加拐弯的危险路段了。记得小时候曾见过多辆汽车和拖拉机栽入弯道下面的深塘里,惹得我们小孩子老远跑来瞧热闹!我减慢速度,驶到前方一看,不禁芜尔一笑。原来早已经降坡加宽了,而且拐弯处处理得很到位,根本不用多担心!驶过弯道后,就见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行在金黄的油菜花之中,伸向了前方,我不禁心旷神怡。虽然它宽约只有国道的三分之一,但质量和国道一样,类似搓衣板上的浅条纹能防止车轮雨雪天打滑。车从上面驶过,“唆唆唆”真来劲!呵呵,那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砂土路呢?
老家在邵阳市洞口县毓兰镇四合村八组,小地名叫公所灶王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曾名桥头公社公所大队。听父辈们说,我家屋后不远,就是以前的庄屋。解放前我们家穷,只能佣耕,就住在庄屋里,农忙耕地,农闲时蒸酒打豆腐卖,以贴补家用。在老家屋左边50米外,有一条古石板路,据说下通石桥、高沙和武冈,上接古楼、安江和叙浦,在解放前也算是交通要道吧,古道曾经比较繁华;在屋右边二百米处,曾有一条简易公路从旁经过,当时属县道,沟通桥头(今毓兰镇)、石桥、西中、高沙,眼看已经打好了路基,但由于路经的大队老百姓和干部不同意,最后从我家老屋左边一公里外的山上经过,就是我回来时那条黄尘滚滚的县道,而屋旁这原来准备做县道的路基早已是芳草萋萋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教育工作者纪念新中国60周年征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