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信息中心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8-26浏览:2419下载181次收藏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说到“吃”,恐怕是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许多黄岩人感触最深的话题之一。
    50年代初,父亲学校毕业后分配在某县的一个事业单位工作。那时国家刚实行“统购统销”,城镇居民粮食开始按月定量供应。父亲20出头,血气方刚,基本口粮无法满足正处旺盛的饭量和食欲。于是每逢周六晚就和同事到附近小饭馆“打牙祭”。一来二去,父亲那点工资居然连养活自己都捉襟见肘,哪谈得上寄钱回家?

    60年代,正是三年自然灾害再加上苏联逼着还债的艰难岁月,全国上下面临着空前的饥荒。县城许多饭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多数关了门。父亲他们经常"打牙祭"的小饭馆也关门大吉,父亲虽吃“皇粮”领“国禄”,但手里攥着钱却找不着饭店。因为那时城区即使还勉强营业的饭店几乎都要凭粮票供应食物,没有粮票,即使你有钞票也只能“望粮兴叹”。

    一次,父亲在车站意外花高价买到了一只烧饼,乐滋滋的正要往嘴里送。谁知没等递到嘴边,眨眼间不翼而飞!原来是从身后伸出的一只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走了父亲攥在手中的饼!父亲气急败坏,想去追,哪里来得及?那人早已撒兔子般一溜烟跑进茫茫人海……

    那时的我还年幼,和奶奶一起生活。饥饿的感觉更是刻骨铭心。每天除了中午能吃一小碗干米饭之外,一早一晚都是稀稀溜溜照得见人影的“菜泡饭”。人饿得皮包骨,像只精瘦的小猴子。

    一天下午,我独自一人在家门口街道边玩耍。忽然看见远处有一人手里拿着什么,边走边吃。饥肠辘辘的我顿时馋得口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信息中心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