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民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8-22浏览:2139下载182次收藏

喝的随想
前几日整理旧物,寻到本我小学三年级的作文簿,按时间推算,已然过去18年了。一笔一画,字迹虽显稚嫩,但书写的工工整整。随手翻看,里面有这么些话:“爷爷是最疼爱我的,每天一大早,都跑好远的路,到奶点拿牛奶……这几天我感冒发烧,爷爷很心疼我,特地买来我喜欢的糖水枇杷和麦乳精……”

     看着这些有些陈旧的词语,记忆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童年。

      “郁郁东郊一牧场,周垣环顾尽牛房。于今玉乳千家送,浅饮深尝总觉香。”这是30年前,**文人吟咏畜牧场的一首竹枝词。那时,畜牧场位于小城东郊,也就是如今**师专对面。诗歌是抒情的,而现实中**牛奶的生产规模不大,居民订奶仍有种种的不便。

    80年代订牛奶,虽不要凭票供应,但每月近10元的花费也不算少。当时的县级**市,城区分布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牛奶点。每天早晨,人们手拿着牛奶卡,拎着特制的用来装牛奶瓶精巧小篮或网兜,到奶点去拿牛奶,似乎成了街头一景。牛奶卡上是从1到31几排数字,表示一个月。每天,发牛奶的会在对应的数字上面盖上个红点的戳记,表明当日的牛奶已经取走。物以稀为贵,奶点的服务好像有点“高高在上”,当天的牛奶若不去拿,隔日是不补的。有次,我自告奋勇的去拿牛奶,结果回来路上把牛奶卡弄丢了,父亲赶紧去取奶点说明情况,但得到的回答却是认卡不认人,即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民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