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业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通讯科技,让世界变得零距离
去探望已逾九十岁高龄的老岳丈时,听他开口问出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小婷子邮信来了没有?
小婷子是我的女儿,去年初春时节被单位差遣去了南美洲,估计要在哥伦比亚工作上几年。记得老人他最初得知这事时,立马关切地询问离家远不远,女儿就告知姥爷说,那国家在地球的另一面,要是当咱家里老小在吃中午饭时,那边的人才正入半夜做梦打呼噜哪。听罢这话,老人显然是大吃了一惊,说那要是邮来封信的话,起码也得走上月儿半载的才能到家吧?尽管女儿连网络电话带视频聊天的好一通解释,后来还数次与他进行过电话联系和视频对话,可老人还是隔三岔五地絮聒说,这妮子的心就是野,咋就不记得往家写封信来哪?
细细想来也在情理之中。在漫长人生经历中的好多个日子里,老人他就是在写信、寄信、等信、盼信中度过的,那一帧帧贴着邮票盖着邮戳的小小信封,曾经在邮程中数经传递碾转,虽往往毛了边打了卷破了包,但却足以温暖抚慰了他一颗焦灼祈盼的心,充分维系起了自己与儿女亲朋间绵绵不尽的眷眷亲情,并依托着这家书编织成的感情纽带,将贫苦艰辛的岁月点缀得有了鲜活生机,进而形成了坚实的精神支撑,直至滋补一个清瘦单薄的汉子成为高寿的耄耋老者。岁月无声,亲情有痕,那飞鸿般的一封封家书,早已在老人心底里留下了难以抹平的烙印。可能,在老人的惯性意念里,这书信承载包容的情感内涵,将是所有的现代通讯方式都替代不了的,只可惜,传统的书信而今已悄然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生活,年轻一代可能再也想象不出,当年邮递员自行车上那个印着“邮政”的绿色帆布袋,曾怎样牵动、温暖、抚慰了祖辈父辈人的心,更不会体会到“家书抵万金”的那种扣人心弦、感喟流涕的挚情感受。
记得几十年前,一部笨拙的摇把子电话机,就是身份和权威的象征,后来等到
通讯业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点击下载
上一篇:电力公司庆祝祖国60华诞征文下一篇:机关职员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
本文2009-08-20 08:41:53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376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