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图书馆的回忆
说起来,自己的命苦啊,穷得叮当响,买不起书,还特别喜欢看书,这在我的世界里是个突出的矛盾,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没解决好。当然,那时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课外阅读很少。
后来,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学校里有了图书馆,班里指定一名图书管理员,负责统计借阅的书名及收集借书证。每星期允许借阅一次,那时我每周必借的,自己借的书先看,看完了再看同学借的书,等能看的书都看完了,离再借书的时间尚有几日,这段时间憋的慌啊。同桌理解我的苦衷,他是城里人,见多识广,告诉我,县里也有个图书馆,你干脆办个县图书馆的借书证吧,我一听来了精神。当天下午,我就跑到图书馆咨询,结果喜忧参半,忧的是:需要花20元钱,10元钱证钱,另外10元为押金;喜的是:图书馆里的书可以任我选。
自此,暗下决心:攒钱。那时家里每月给我5元钱生活费,让我买菜吃的。当时学习任务重,需要隔三差五吃点菜,补充营养的,我才顾不上这些呢,我让家里给我炒了几罐头瓶咸菜,勒紧腰带、省吃俭用,历时5个月,凑足那20元钱,将借书证搞定。
图书馆位于胜利山下,楼旧了点,借书要要先查找目录,找好了书名,从小窗**给管理员,管理员再到书架上找书。等上半天,管理员推开窗子说:“没有。”于是再去找目录,这次多找几个书名,让管理员有选择的余地,等上半天,就能从窗口拿到书。图书馆条件虽然差了点,但并不能阻挡借书读书的热情,那时最多的时候,我一天跑图书馆四趟,平均一天读30多万字,再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一天下来,觉得自己特别充实。时间长了,跟图书管理员很熟了,图书管理员对我没有什么顾忌了,把一些很昂贵的书也借给我。曾经有段时间,许多人不惜不要押金的代价,将一些多年珍藏的书据为已有,那段时间
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图书馆的回忆
点击下载
上一篇:中学生喜迎国庆60周年征文下一篇:城市改革新变化国庆60年征文
本文2009-08-19 08:07:59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365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