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献礼国庆60年征文
光阴似剪,日月如梭。荏冉的时光老人,弹指之间,把我们带入到祖国六十华诞,华夏同庆的美好时光。此刻,笔者虽然不日将退休离岗,但作为一名在**农电工作岗位上奋斗过二十六年,亲历**及大治圩地区电力事业日新月异发展的电力人,其怎能不怀着对电力事业无比眷恋之情,欣然命笔疾书,对他所热恋的事业进行一番回忆和称颂。
五十年代 … … 一盏油灯亮一家
令人难忘的五十年代。那时,**这个地处**西南边陲,在地理位置上被山阻、被水隔的穷乡僻壤,家家户户用香油灯照明,或用 ‘洋油’灯点亮,就是这样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袭了千百年的传统生活方式,好象就是一个永远也不会被改写的真理一样,几乎人人都会深信不凝。当年谁家能点上一盏带灯罩的煤油灯,那可被认为是件了不起的东西了。至于如今早己成为古董的那汽油灯,当时更是被认为是一件稀罕又稀罕的物品。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那个年代,我们戏称**那时是一个“一盏油灯亮一家” 的时代。
六十年代 …… 一 ‘台’黄牛 亮一处
六十年代始,笔者开始记事。凭着儿时的记忆和耳濡目染,我渐渐感受到电力能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不记得曾经何时,当时的公社农机站,真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硬是水路船运、旱路人抬,不知从何处弄回一 ‘台’ 好几吨重的“老黄牛”来(现巳无从考证)。现在才知道那是一台低速柴油发电机,两个大飞轮老大老大的,直径恐怕有一米三四。到天黑时,每每总有六七个标准劳力,齐心协力的好一番周折,才慢慢唤醒这台头“老黄牛”。只见那两个大飞轮转一会之后,机房上下、公社大院里里外外、还有那为数不多的几个机关单位,都会亮起那白刷刷的白炽灯。而每到这个时光,那个白天并不起眼的小集镇,总会聚拢许多前来看希奇的大人小孩。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那个年代,我们戏称**那时是一个“一‘台’黄牛亮一处”的时代。
七十年代 … … 一条线路亮一片
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大地上终于有了一缕 “电” 的生机。距县城不到四公里远的原丰大、丰玉两个村,那时他们那一帮人敢想敢干,上下齐动员,老少齐上阵,真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智的出智。一支五十多人的办电队伍,不分日夜地肩挑背驮,翻山越岭运材料
供电所献礼国庆60年征文
本文2009-08-18 14:39:43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358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