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建公司庆祝祖国60华诞征文:路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8-18浏览:2562下载259次收藏

关于路,鲁迅先生好:“其实地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路代表着方向,在通往心中目的地的路上奋力前行,追求着愿望的实现,必将是缀满了艰难跋涉的脚印。
这条路可能是蜿蜒又曲折,还可能是泥泞又坎坷,但这是希望之路,是成长之路,或者也是收获之路。人如此,企业也如此。
八十年代初,我匆匆踏上去技校上学的路,随着秋空中渐渐淡去的雁行,年少的我一路南行,第一次远行,心里既兴奋又激动。能上技校,就意味着找到了通往工作的路,同学们祝福着我,也羡慕我,身材瘦小的我背着被包和重重的行李也没感觉到艰难,坐火车先到合肥住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从合肥坐火车到安庆,踏进学校的大门,已经能看到夕阳西下时绚烂的云朵。

那一年寒假前夕,厚厚的积雪封了山路,我们北方的同学改为先从水路走,然后换乘火车。那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刚开始上船时,人挤人,我又背着行李,生怕把给妈妈买得点心挤坏了,左右护着,不一时就大汗淋淋。船开始离岸,大家争着往甲板上跑,看夜景,码头上灯火辉煌、水光交融,渐渐地四周已是一片漆黑,只有星星在空中闪烁,天也越来越冷,实在呆不下去,只好回到五等散席仓席地而坐。

船外风呼呼的刮着,冻得浑身发抖,寒冷凭添了几份想家的伤感。于是又出出去走走,舱门突然开了,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是老师!我不顾一切冲进去,老师帮我披上他脱下的棉衣,但在老师和蔼的眼神之中,我读懂了他那份赤热的师生深情,这份深情也时时照亮我求学常的路。

三年的技校求学之路飞逝而过,刚毕业的我走公司,参加国产首台60万机组建设,从事现场施工用电安装工作,其中最难的是配电室施工,当时成套设备是非常匮乏,但老一代电建职工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一个配电室的安装就需要一个多月。电维护工段集中所有的精兵强将十几人,加班加点,用传统的人工操作与手工组装方式建造着十余个配电室,100乘10毫米的大铝排硬是手工一点点敲打弯制成90度,而且是横平竖直,棱角分明,一直到现在我还十分佩服老师傅的手艺。

在那个光荣而艰辛的岁月里,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同时感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于是工作之余,踏上成人高考坎坷崎岖的求学路,接着考上省电力职大,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别人恐是难以体会。

流年似水,春去秋来。我用青春岁月,用那一滴滴汗水,换回了一科科课程合格的证书,后来又获得一本电气工程师证书,边工作,边求学的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电建公司庆祝祖国60华诞征文:路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