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老百姓国庆60周年征文:大米的滋味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8-17浏览:2050下载281次收藏

“文革”时期,人们把精力都用在“抓革命”上了,生产无人问津,粮食一直在低产上徘徊。小麦种一簸箕收一斗,除去交公粮的,余下的生产队分到各家各户,乡亲们当宝贝疙瘩般精心保存起来留着过年过节。“东打箩,西打箩,下来麦子吃馍馍”。我们经常唱的这首歌谣讲的比较切实,那个时节也只有在麦收以后一家人才能吃上一顿馒头。

家里平常吃的是窝头,有两种,一种黑窝头,一种黄窝头。黑窝头是用地瓜面做成的,发硬,胀肚子,吃多了伤胃;黄窝头是用玉米面做的,表面粗糙,我们叫它“黄金塔”,这种窝头喇喉咙。每天放学后坐到餐桌前,经常看到这两种食物,食欲就减了一大半。我喜欢吃煎饼,玉米面摊的煎饼黄灿灿的,特别是刚下鏊子的煎饼还弥漫着一种淡淡的香味,煎饼中卷上一棵新鲜的大葱,我就认为过上了神仙一般的日子。摊煎饼费时劳力,还浪费柴草,只有隔三差五的母亲才会摊一次煎饼。我每次吃煎饼都是小心翼翼的,恐怕煎饼碴子掉到地上,有时围着煎饼的四周吃,咬出个小狗、老鼠的图案来,当然不忘在父母面前炫耀一番。

邻居在公安局工作,逢年过节单位都要发一袋大米,他们家主要吃煎饼和馒头,还经常蒸大米饭。到他们家玩耍,看到他们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吃白如雪花发热大米饭,我就嚷嚷着父母蒸大米饭吃,父亲告诉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老百姓国庆60周年征文:大米的滋味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