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淀粉合作社富民发展调研报告
试验示范撑起一片蓝天
红薯在我县传统上为农民零星栽种,主要用于满足家庭食用薯粉需求和加工成红薯干、红薯片等食用需要,其产品及加工品偶尔或部分上市销售,经济效益不大,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极小。正是这么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薯块,却被有心人盯上了。我县**乡退休农技干部李**以其独到的经济眼光瞄准了红薯生产的规模化、高产化、优质化、市场化发展。在他的宣传鼓动和**乡党委、政府以及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等部门的支持下,2007年11月11位农民与他一同发起注册成立了“**县**乡富民红薯淀粉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富民红薯淀粉合作社),从此开始谱写红薯生产的新篇章。
一、富民红薯淀粉合作社发展概况
1、规模扩大。截止到2008年底,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富民红薯淀粉合作社成员人数由成立时的12人增加到98人,股金由成立时的9.5万元注册资本增加到19万元。
2、机构健全。富民红薯淀粉合作社制定了比较切合实际的章程,组建了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机构并规范运行,完善了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且严格执行,运作有序。2008年被县委农工部定为县级示范社。
3、服务全面。富民红薯淀粉合作社对成员开展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培训、统一品牌(“**红”商标已经工商部门受理)、统一销售(与**长今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五统一”服务,全面提升了合作社的凝聚力、战斗力、竞争力。
4、亩产翻番。富民红薯淀粉合作社成员红薯平均亩产量由过去传统种植的2000斤左右,提高到现如今良种、良法、良育、良方、良治生产的5231斤,亩均产量翻了一点五番有余,并出现了喜人的“三最”,即春红薯最高亩产量实现了9860斤,烟薯套种最高亩产量达到了6513斤,单个薯块最重超出36.5斤。
5、效益明显。2008年,富民红薯淀粉合作社成员栽种红薯650亩,收获鲜薯1700吨,实现销售收入91.1万元,创造可分配盈余9.7万元,分两次全部返还给成员,成员亩平增收550元(即烟薯套种与烟后种植水稻收入对比);以合作方式带动农户812户,栽种红薯962亩,亩均增产322斤,亩均增收80余元,大大激发出群众栽种红薯的积极性。
二、主要做法
1、外出参观,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富民红薯淀粉合作社组建初期,理事长李**组织全体成员:一是深入到**市**乡红薯种植大户那里现场参观红薯生产场景,让成员亲身感受红薯产业发展的蓬勃景象,体味生产技术和管理素质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促进和巩固成员对红薯产业发展前景的认识;二是前往**山峰薯业有限公司和**长今食品有限公司参观红薯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经济价值与市场空间,进一步坚定成员全身心投入红薯产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2、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运营模式,先
红薯淀粉合作社富民发展调研报告
本文2009-08-08 16:20:48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309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