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所七年回顾
从零开始铸造辉煌—卫生监督所七年回顾
监督所2002年4月正式成立,承担xx区85.74平方公里,53万人口,xx个街道办事处和1 个社区中心的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医政妇幼血液以及传染病防治等监督执法任务。配备了各类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和防护设备,执法车辆由2002年的2辆,发展到2009年的15辆(包括1辆应急检测车)。监督单位包括全区餐饮单位1276户、公共场所802户、生活饮用水管理单位178户、医疗机构210户、有毒有害作业场所112户、学校、托幼机构97所。实现了执法的科学性、时效性、安全性。同时监督所为每名监督员配备了人手一台手持电子执法终端,实现了卫生监督电子执法。七年来的做法和成绩如下: 一、体制上适应卫生监督工作新特点转为行政执法机构 经2007年3月19日区编委研究决定将xxx卫生监督所由事业单位调整为区卫生局行政执法机构,机构规格为副处级。按照公务员管理,现有61人。 二、队伍上适应卫生监督工作新特点转变为综合执法模式 建所时设综合办公室、法制科、综合执法队、审批科、综合监督一科、二科、三科、五科、六科是一种分专业执法的监督模式。转变为目前的医政执法大队,成立了按街道划分的三个公共卫生综合监督执法队和信息投诉举报中心。实现了合理部署,条块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各科室、执法人员的职责,将原来分专业执法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综合执法,条块结合新模式。 三、软硬件设备上适应卫生监督工作新特点日趋配套 (一)、办公设备、取证设备不断完善 2006底共有计算机34台,笔记本电脑18台、复印机2台。摄像机1台,数码相机1台。为一线执法人员配置了现场取证设备。目前有计算机71台、笔记本电脑24台、数码相机19台、数码摄像机13台。监督所2008年1月迁入新址,现有机关办公用房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二)、现场快速检验和应急处理安全防护设备日趋完备 到2006底时我们已经配备了一些现场快速检验设备,共计45种近200余台套。到2008年底增加到了设备有68种250余台套。手持执法终端机(pos机)的使用,二代pos机的更新也已经完成,实现了对食品、水质、公共场所、职业防护、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快速检测。 (三)、各种保障车辆配备逐渐完备 目前有汽车15台,电动自行车14台。现场快速检测车1台。 100余项现场快速测定项目的掌握,将有效地提高我们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了工作的科技含量。 四、人员素质上适应卫生监督工作新特点不断提高 (一)、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和考核 2002年建所伊始,监督所的工作人员全员岗位培训。 首次全员培训共安排了52学时,请市监督所和市疾控中心的专家授课。全员培训共计141次。 在以后七年中,监督所还陆续分别组织了大量专题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进行了卫生监督法律法规的系统培训。 (二)、开展执法稽查工作 1、卫生监督队伍的监督机制不断健全。 2、案件审查,保证执法公正。 七年共稽查一般程序案件180余卷。 (三)、大力推行继续教育 监督所鼓励、支持监督员积极参加学历教育不断促进学历升级。截至2008年底,全员均达到大专以上学历。 五、完成任务上适应卫生监督工作新特点努力打造精品 七年来,成功地处理了多起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 2003年9月19日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
监督所2002年4月正式成立,承担xx区85.74平方公里,53万人口,xx个街道办事处和1 个社区中心的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医政妇幼血液以及传染病防治等监督执法任务。配备了各类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和防护设备,执法车辆由2002年的2辆,发展到2009年的15辆(包括1辆应急检测车)。监督单位包括全区餐饮单位1276户、公共场所802户、生活饮用水管理单位178户、医疗机构210户、有毒有害作业场所112户、学校、托幼机构97所。实现了执法的科学性、时效性、安全性。同时监督所为每名监督员配备了人手一台手持电子执法终端,实现了卫生监督电子执法。七年来的做法和成绩如下: 一、体制上适应卫生监督工作新特点转为行政执法机构 经2007年3月19日区编委研究决定将xxx卫生监督所由事业单位调整为区卫生局行政执法机构,机构规格为副处级。按照公务员管理,现有61人。 二、队伍上适应卫生监督工作新特点转变为综合执法模式 建所时设综合办公室、法制科、综合执法队、审批科、综合监督一科、二科、三科、五科、六科是一种分专业执法的监督模式。转变为目前的医政执法大队,成立了按街道划分的三个公共卫生综合监督执法队和信息投诉举报中心。实现了合理部署,条块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各科室、执法人员的职责,将原来分专业执法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综合执法,条块结合新模式。 三、软硬件设备上适应卫生监督工作新特点日趋配套 (一)、办公设备、取证设备不断完善 2006底共有计算机34台,笔记本电脑18台、复印机2台。摄像机1台,数码相机1台。为一线执法人员配置了现场取证设备。目前有计算机71台、笔记本电脑24台、数码相机19台、数码摄像机13台。监督所2008年1月迁入新址,现有机关办公用房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二)、现场快速检验和应急处理安全防护设备日趋完备 到2006底时我们已经配备了一些现场快速检验设备,共计45种近200余台套。到2008年底增加到了设备有68种250余台套。手持执法终端机(pos机)的使用,二代pos机的更新也已经完成,实现了对食品、水质、公共场所、职业防护、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快速检测。 (三)、各种保障车辆配备逐渐完备 目前有汽车15台,电动自行车14台。现场快速检测车1台。 100余项现场快速测定项目的掌握,将有效地提高我们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了工作的科技含量。 四、人员素质上适应卫生监督工作新特点不断提高 (一)、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和考核 2002年建所伊始,监督所的工作人员全员岗位培训。 首次全员培训共安排了52学时,请市监督所和市疾控中心的专家授课。全员培训共计141次。 在以后七年中,监督所还陆续分别组织了大量专题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进行了卫生监督法律法规的系统培训。 (二)、开展执法稽查工作 1、卫生监督队伍的监督机制不断健全。 2、案件审查,保证执法公正。 七年共稽查一般程序案件180余卷。 (三)、大力推行继续教育 监督所鼓励、支持监督员积极参加学历教育不断促进学历升级。截至2008年底,全员均达到大专以上学历。 五、完成任务上适应卫生监督工作新特点努力打造精品 七年来,成功地处理了多起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 2003年9月19日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
卫生监督所七年回顾
点击下载
本文2009-08-01 16:07:12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275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