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穷日子里的糖包子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7-28浏览:2770下载208次收藏
如今的包子花样有多少?说不清,反正妻子吃早点总会时不时给我推荐些好吃的包子。可不知为什么,我却总也忘不了当年穷日子里母亲做的糖包子。
    母亲属于那种心灵手巧的典型农家女子,经她加过袜底的袜子,舒适耐穿,能穿过人家好几双袜子。我们兄弟几个衣裤哪里烂了块或露了个洞什么的,经她几下丁线,似乎比从前还更好看,至于他绣的枕头花、书包花,更是灿烂多彩。
    母亲和村里其她大婶大娘大约是我们村里第一批做包子的人。过去我们也吃过包子,那都是几里路外的街市买的,但买包子比自制包子要贵得多,于是,她们便尝试着买来计划面粉自己做——反正不买也浪费指标。先用自制水酒和面制酵母,待酵母发酵成功,再用酵母搅在面粉里用冷水使劲地揉匀,拿去发酵。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其实也是细致活,比如用水,放少了不行,放多了更不行;那面粉就怪,开始放水进去,好似总嫌少,可一揉搓,便显得倒水过量。母亲的做法是放一点水揉一下,再放一点水揉一下,这样既不会放多水,又揉得均匀。
    开初几次,母亲做的包子还真不怎么的,又硬又黄,用母亲的话说,砸得死狗。不过,就在她与大家伙儿诉苦、自嘲的笑骂中,包子制作的经验教训便出来了:或酵母不够分量,或碱放得太多,或温度不够……于是,母亲做的包子就跟变戏法似的很快地胖了起来,白了起来。
    母亲做包子好像她绣花,一个个都一样大小适中,褶皱自然巧妙,就象上面开了朵菊花似的,非常耐看,特别容易勾引我们兄弟几个喉咙里的馋虫。包子馅大多是糖,只有过节才会用些猪肉末子。但母亲却总能给糖包子生点花样儿,比如用筷子挑点点自己熬的猪油放到馅里,虽然只是点点,却使包子大添韵味,那个香呵滑呵真是诱人之至,让人回味无穷!
    做包子一般都是在端午节、中秋节,但母亲却总能在适当的时候用油糖包子给我们打牙祭,特别是农忙时节,当全家人一个个割禾、砍柴、放牛回来,冷不防就见一盘白白胖胖、玲珑剔透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穷日子里的糖包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