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广播站国庆60周年征文: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7-27浏览:2193下载268次收藏

2009年10月,是一个值得浓彩重抹的月份,伴随着喜悦,共和国迎来了60岁华诞;祖国大地,金秋艳阳,皓月当空,一派生机勃勃的盛世景象。在豫西南边陲的宛城**,**广播人正以喜庆的心情,庆祝**广播电台(原**市广播站)57岁生日,同时庆祝**调频立体声广播开播15周年。
               
            一个县(区)级广播电台57岁和调频立体声开播15周年,何以让我们如此兴奋和重视,因为它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基层广播,几十年来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铿锵有力的发展步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历程······一个县、区级电台,几十年如一日传递着党的声音,继承着优良品格,弘扬着时代精神,完善着先进文化,耕耘着广播人的希望,收获着淋漓的欢畅······
                礼炮隆隆的日子    广播一花独放
               
            “春风扶摇花千树,硕果繁枝香满城”!翻开**电台调频立体声广播的历史书卷,映入眼帘的是**广播人一步步辛勤耕耘的足迹和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1951年10月1日,在共和国隆隆礼炮声中,宛城第一家新闻媒体:**市人民广播站应运而生,在当时的**市区一花独放。从此,每天以新闻、文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次播放,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宣传阵地!后来虽然情况几经变化,台名几经更改,但是,从第一盘广播开盘磁带,到现代化的广播音频广播站;从刚开始架在城门上的几个高音喇叭,到家家户户都装着小喇叭,广播始终坚守阵地,担负着**的新闻宣传任务,广播人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新生政权的日益巩固、劳动者的战斗风采、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消息,广播都及时进行了传播。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为今天广播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或许,有着几千年灿烂文明历史的南都帝乡,注定要孕育出像《桐柏英雄》这样动人的故事和《中原我军占领**》这样的震撼性新闻。十五年前的今天,在中国风起云涌的改革大潮中,原广播站一个华丽的转身,完成了有线广播的历史使命,家家户户告别了“木匣子小喇叭”时代。充满着现代化的都市激情和优美旋律的**调频立体声广播回响在古城上空,成为豫西南业界的一匹黑马,一枝独秀,独领风骚!

                激情燃烧的岁月  广播活力四射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鼓舞下,祖国大地又掀起新一轮改革浪潮。**市人民广播站开始步入一个自我完善、长足发展的新阶段。全新的主持面孔,独具的节目风格,犹如一枝含露乍开的鲜花,绽放在**盆地,放歌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1993年10月1日上午九时,当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时刻,调频立体声广播在**上空响起了第一个《空中传情》“热线点歌”的热线电话,那一刻,古老宛城的天空变得绚丽多彩……,**广播电台正式成立。从此,一批老百姓喜闻乐听的广播直播板块节目:《南都风景线》《文学赏心亭》《经济立交桥》《我爱我家》《文艺万花筒》《今夜静悄悄》《蓝色麦克风》《都市生活》《空中门诊》《消费投诉热线》《万家灯火》《热线点歌台》等,以时事新闻、经济信息、科技知识、综艺娱乐为主要内容,寓宣传和信息服务之中,寓教育和娱乐之中,和听众进行亲切交流与真诚沟通,成为连结各级党和政府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广大听众的良师益友和空中知音。每天18个小时的直播节目,开创了全省县、市级电台大型直播板块节目的先河!
               
            是**电台调频立体声广播让**人第一次“看见”了广播。把广播“搬”到了各大活动现场,让主持人走出播音室和老百姓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以“广播搭台,文化表演、经济唱戏”为宗旨,以令人耳目一新的现场主持、现场采访、现场咨询、现场点歌促销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广播站国庆60周年征文: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