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企业职工国庆60周年征文:父亲的胆识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7-25浏览:2982下载251次收藏
父亲是个胆子很小的农民,这是我少年时的记忆。
20世纪80年代之初,穷乡僻壤里的小山村吹进了改革的春风。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父亲对上级要求把当时为集体所有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分到一家一户感到很“惧怕”。一向对上级唯唯诺诺的他,在“怕变”中一连召开了三次大队小队干部会议,想依靠“集体决策”来确定分与不分。但老天似乎是与他玩笑,31个与会者的表决居然是15:15,依然要父亲这个大队支书作出决定。既不想分田地,又不敢违背上级精神的父亲沉默无语。苦思冥想了整整两天后,父亲起了个大早,打起把伞,向细雨飘逸的泥泞小道走去。
十多年后,才知道六神无主的父亲是去求助去了。原来,那天,父亲是挽着裤脚,高一脚矮一脚地一步一步地走向10多公里外的县城的。他讨教的对象是在县里当了十多年干部的老同学。当老同学听了父亲的来由后,满脸的惊讶:“老同学,你可真有胆子,居然不相信上级的话。叫你分田分地嘛,你就老老实实地分了就是嘛。我看你不是胆子小,是胆子太大了。”老同学的批评、肯定的答复并没有让父亲醍醐灌顶,促使父亲早作决断,又在思前想后了一个多月后,在上级两天三次的催促下,直到指出再不分,就要追究责任时,在兄弟大队热火朝天的“分”围中,父亲才十分不情愿地安排了全大队的包干到户工作。当然,在土地分到一家一户后不久,父亲的支部书记的职务也被他人取而代之。理由很简单,就是父亲在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瞻前顾后,影响了整个公社的工作进程。那段时间,父亲很消沉,但生性老实的他没有去找上级领导“理论”,而是默默地种好自家的田地。当然,有空时,他还总是含着长长的烟袋,站在自家的地里,看着周围田地里忙碌的乡邻。
包干到户,使包括父亲在内的乡亲们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这出乎父亲的意料,但他仍然诚惶诚恐。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堆得似小山一般的粮食,看到一些乡亲把余粮换为“大团结”风光风光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企业职工国庆60周年征文:父亲的胆识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