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挖掘常用教育形式的潜力努力拓宽先进文化育人的渠道
积极挖掘常用教育形式的潜力
努力拓宽先进文化育人的渠道
为了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优势,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去年年初,我们对基层运用常用教育形式开展先进文化育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感到一些单位对常用教育形式重视不够、利用不好的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有的舍近求远,把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常用形式丢掉了;有的在运用常用教育形式时零打碎敲,缺乏规范;有的对常用教育形式的育人功能挖掘不够,往往是从形式到形式,教育效果不够明显。旅党委分析感到,基层常用教育形式贴近实际,贴近官兵,具有方便、灵活、快捷、实用的特点,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以江主席“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与时俱进、小中见大、推陈出新的思路,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对基层常用的仪式教育、节日教育、典型教育、格言教育、谈心教育、家信教育、影视教育、歌曲教育、读报教育、板报教育十种教育形式进行了系统规范和改进创新,逐步形成了先进文化育人的良好格局,使传统的教育形式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提高了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梳理归纳常用形式,在挖潜改进中努力构建文化育人的有效载体
我们本着通俗化、具体化、多样化、实用化原则,依据条令条例和有关规定,对基层常用的十种教育形式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归纳。一是把失传的恢复起来。我们组织机关和营连的同志一起分析研究,把过去常用、现在仍然管用的教育形式整理出来,并根据新的形势和官兵特点,对如何运用这些教育形式提出明确要求。如家信教育,随着现代通信技术手段的发展,官兵利用写家信与亲人沟通的方式逐渐被打电话所替代,家信教育这种过去常用的教育形式被基层忽略了。我们分析认为,家信教育具有情感真挚、对官兵思想触动大、影响长远等特点,经过改进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为此,我们在部队中开展了“电话嘱托”、“家信寄语”、“亲友座谈”等“红色家信教育”活动,从而使这一传统的教育形式又回到了连队课堂。二是把零散的系统起来。调查中发现,基层仍在沿用的一些常用教育形式,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往往是“零打碎敲”,想起哪项搞哪项,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教育的质量不高。而我们在这次梳理规范中,将常用的教育形式从内容、时机、方法步骤、注意把握的问题等方面,逐一进行规范,使每一项教育形式更加系统化和具体化,增强了实际操作性。三是把单一的丰富起来。有的教育形式之所以坚持不下来,主要原因是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缺乏吸引力。对此,我们注重在细化和丰富教育的内容上下功夫。为了克服以往单纯把节日教育搞成战备教育的现象,我们把所有节日区分为革命节日、传统节日和个人节日三大类,每当进行节日教育,都要讲清节日的由来、蕴含的历史和传统美德,教育部队牢记历史的昭示,弘扬光荣传统,贞守革命气节,使官兵在节日教育中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四是把传统的创新起来。我们对以往常用的教育形式没有简单予以否定,而是从形式到内容不断进行改进,赋予新的内涵,使之常用常新。针对板报教育过于讲求形式,不注重发挥教育功能的问题,我们一方面引导各级认清利用板报搞教育方便快捷,是对官兵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的道理;另一方面拓展板报的内容和种类,创新了“折叠便携板报”、“事务公示板报”和“抽拉灯箱板报”等新的种类,设计出13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使板报在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统一规范组织程序,增强常用教育形式的实际操作性
针对过去基层常用教育形式不能坚持经常、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我们从规范组织程序入手,着力克服教育的随意性和简单化。一是规范教育时机。结合条令条例有关规定和部队实际,我们对实施仪式教育、节日教育、典型教育、谈心教育、
积极挖掘常用教育形式的潜力努力拓宽先进文化育人的渠道
本文2009-07-19 11:09:42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213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