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红色记忆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7-15浏览:2496下载206次收藏

“周恩来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毛泽东认为周恩来是理所当然的新中国外交部长人选。
 作为新中国外交方针的重要决策者,作为新中国的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的外交才华得到了充分显示,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举世公认的、无与伦比的贡献。
  毛泽东说:“周恩来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
  这一年周恩来51岁,外交部长一职他兼任了10年。以后,虽然他不再兼任外长,但他在中国对外关系中的地位是任何人也无法代替的。

  1949年12月16日,经过10天的长途旅行,毛泽东到达了他向往已久的莫斯科。在莫斯科北站举行的欢迎仪式隆重而简短。当天下午6时,斯大林及苏共全体政治局委员在他的小会客厅恭候毛泽东一行。

  会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双方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快结束前,斯大林说:“你这次远道而来,不能空手回去,咱们要不要搞个什么东西?”事实上,从会谈一开始,斯大林就在揣摩毛泽东此行的意图和愿望。

  毛泽东说:“恐怕是要经过双方协商搞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应该是既好看,又好吃。”

  毛泽东的幽默倒使在座的苏联人一个个目瞪口呆,包括斯大林。

  毛泽东不想做更多的解释。他对斯大林说:“我想叫周恩来总理来一趟。”

  斯大林更摸不透毛泽东的意图了,他反问道:“如果我们不能确定要完成什么事情,为什么还叫他来,他来干什么?”

  在斯大林看来,两国最高领导人都在一块,应该什么都能定,想完成的都能完成。他们做不了的,谁也不可能代替他们做。

  显然,斯大林不了解毛泽东的心思。

  在毛泽东看来,周恩来的外交才能超群盖世,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本能比他更在行,同时毛泽东认为斯大林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总理,自己不是总理,也不是外交部长,对不上口径,如果要签订中苏友好条约,就只好请周恩来来莫斯科了。

  毛泽东见斯大林仍不明白自己的意思,不高兴地说:“周恩来到了,就可以商量这件事情了。”

  在要不要请周恩来的问题上,两位历史巨人出现了分歧,双方都闷闷不乐。毛泽东还对苏联专家总负责人柯瓦廖夫发了脾气,此后也很少参加活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红色记忆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