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事局工作者建国60周年征文:和城市一起成长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7-15浏览:2636下载277次收藏

2004年秋天,我脱掉军装,告别军营,携妻带子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夜晚。一辆装载着我们家具的卡车,驶出营区,驶出鄂北大山,沿着107国道一路北行。窗外,一列列火车、一辆辆汽车迎面飞来,呼啸而去。夜风,带着秋天的凉爽,透过车窗,吹打在我们的脸上。远方,一簌簌一片片的灯火在明灭闪烁。驾驶楼的挡风玻璃上,映现着我们一家人交织着疲惫、眷恋、欣喜、渴盼的面孔和目光……这一切都告诉我,我们已经搬出大山,正向着一个新的目标转移。

    是的,我们正在转移,由军营向地方、从山沟向城市转移。二十一年的山间岁月,那座掩藏在山脚下的简陋营院,那个与军营咫尺之隔的弹丸小镇,那无数个渗透了苦辣酸甜的日子,都已经离我们远去。穿越千山万水,穿越眼前的夜空,我们将在另一个黎明来到城市。我们将要去的那座城市,虽然还是一座普通的小城,没有地铁,没有飞机,不靠近大江大海,也不是什么古都名城,但对我们来讲,它已经是一个理想之所在,它现有的一切,足以让我们感到新鲜和满足。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或许有的已经感到乏味,正准备离它而去,可我们将带着初恋般的心情,带着咚咚的心跳,迫不及待地向它靠近。虽然,我们在内心里还眷恋着军营,但我们又对城市充满了向往。我们被大山遮挡了太久的目光,渴望着在城市的天空下飞翔。

    二十一年前我告别故乡时,与这座城市有过一面之交。那时,它还没有今天的一座县城那么大。几条小街是那样的狭窄,最高的建筑物是四层楼房,街上奔跑的,多是卡车、拖拉机和毛驴车。风一起,满街尘土飞扬,路边的招牌哗啦作响。行人多是粗布衣衫,高大的嗓门,浓重的方言,谈吐的粗俗,让你看不出城市人的内涵。二十一年后再回到这座城市,我已经很难看到它过去的影子。呈现在眼前的是:街道加宽了,路面干净了,楼房增高了,小车拥挤了,行人阔气了,举止文明了。新建的大学城、体育馆、图书大厦、购物广场、四星级酒店、立交桥、环城公园、音乐喷泉广场,虽说没有大都市的建筑物那样富丽堂皇,那样宏伟壮观,但已经让我们大开眼界,让我们看得头晕目眩,恍若梦幻。

    很快地,我们一家人在这座城市里安居下来。我走进了一个满意的单位,妻子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孩子也入了一所不错的学校。2005年初,我们在新城区里买下了自己的房子。房子虽然不大,但经过装修和布置,也觉得颇为舒心。况且,这是六层高的楼房啊,我的祖辈人,谁敢有这样的梦想?搬进新家的那个夜晚,我站在阳台上,俯瞰着城市的万家灯火,不禁想起儿时在乡下住草屋的情景。那时候,我们家已有五口人,却只有两间矮小的草屋。一到刮风下雨天,屋子就到处漏雨,父亲冒雨爬到屋顶上,用一片片的塑料布和油毡纸,去遮挡那些大大小小的窟窿。可是没过多久,那些破碎的塑料布和油毡纸就又被风刮跑。父亲从泥水里将它们捡起,重又往屋顶上爬去,上上下下,不知爬了多少回。要是赶在夜间下雨,我们一家人连觉也没法睡,只好躲在屋子的某个角落里瑟瑟发抖。为了建一座瓦屋,父亲在炎热的夏天去窑场做工,干那种最苦最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人事局工作者建国60周年征文:和城市一起成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