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国庆60周年道路运输业发展回顾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繁衍与社会发展的四大基本需求。解决“行”的问题,需要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等综合运输体系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但道路运输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内陆省份,境内铁路密度小,水路通航河流少,航空能力有限,道路运输是占主导地位的运输方式,全省85%上的客货运量由公路运输来完成。自古以来,道路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就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明中外的古丝绸之路横贯**全境,曾是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的桥梁,为世界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历经沧桑的陇原大地已经不现古老的骆驼商队,但是传承了古丝路文明的**道路运输业正以它崭新的姿态谱写着**道路运输新的华章。
建国初期直至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随着国家运输经济政策的确立,我省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公路运输企业的运输能力,一是通过旧车修复,改装拼装,大力修理回收国民党政府遗弃的大批旧汽车;二是通过汽车修理部 制造大批汽车配件;三是从政策,资金,物资供应等方面扶持私营运输企业,使其尽快恢复,投入社会运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道路运输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十六大以来,**道路运输行业在交通部、省委、省政府和省交通厅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实际,充分利用**的交通区位优势,抢抓机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使**道路运输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道路运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道路运输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不断提升,道路运输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历程篇:时光见证了**道路运输业的不断成长
新中国成立后,我省道路运输可以说从无到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运输市场的建立、发育、形成及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基本上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同步,其市场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道路运输市场雏形期。建国初期,随着我国明确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运输经济政策,**公路运输企业在经历了社会改造和“大跃进”两个时期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计划运输企业管理体制,实行了严格的“三统”政策,即统一货源、统一运价、统一调度。各地都成立了“三统运输办公室”,对公路运输企业的货源、运价和车辆进行计划管理,公路运输企业被纳入了计划经济的轨道。当时没有交通局,交通部是在1950年4月成立了汽车运输总公司,政企合一,负责全国的公路运输工作。同时,各行政区域也成立了公路交通管理结构,并下设汽车运输公司。1956年,交通部向全国发出了《对私营汽车运输企业(包括私营汽车修理企业)实行全行业定息合营的要求》,我省也将私营畜力和驮畜、各种人力车全部纳入运输合作化的轨道。从而,完成了对私营公路运输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由国营汽车运输企业独家经营,以直接管理、微观管理、封闭管理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
第二个时期:道路运输市场化初期。道路运输行业是开放较早的一个行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运货难”的问题,1982年,国家经贸委和交通部联合发表声明,实行“有路大家行车”、“国营、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开放政策。1985年,为打破我省交通运输业“政企不分、统的太死、集中过多”的局面,省交通厅将直属27户国有道路运输企业下放地方管理,使全省道路运输业形成了“一家管、多家办”、“国营、集体、个体运输业户一齐干”、“各种运输工具一起上”的新局面,道路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得到明显缓解,基本上做到了使企业由单一生产型转为经营开拓型,真正成为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经济实体,进一步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交通运输管理也基本实现了从微观上只抓直属企业,转变到从宏观上抓全省运输行业的管理,积极发挥了运输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监督、服务的作用。
第三个时期:道路运输市场培育期。道路运输市场的全面开放,使大量私营、个体经营业户涌入市场,道路运输供需矛盾在得到了有效缓解同时,也出现了运输企业“多、小、散、弱”、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混乱等突出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维护道路运输市场正常秩序,引导道路运输企业规模化经营和规范化服务。在随后的几年中,我省道路运输行业重点抓了道路运输市场的整顿治理,以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为目标,建立健全行业宏观调控和监督体系,促进道路运输资源合理配置;正确引导、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加快道路运输市场培育;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完善法规体系,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道路运输市场由单一的客货运输市场发展为以客货运输、运输站场、驾驶员培训、汽车维修市场为主,出租车、汽车租赁、物流、信息等为辅的完备市场体系。
第四个时期:道路运输快速发展期。1998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道路运输行业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的战略部署,落实省交通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运输产业”和“建运并举、和谐交通”的指导思想,全力实施道路运输跨越式发展战略和十一五“提速中部、东联西拓”规划部署,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规范市场为重点,以培育市场为己任,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能力为目标,有力推动了**道路运输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道路运输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重大进展。过去的五年,是**道路运输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道路运输业的显著成绩为行业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成果篇:数字凸现了**道路运输业的急剧变化
建国60年,是艰苦奋斗的60年,是开拓创新的60年,是日新月异的60年。经过60年的发展变化,**道路运输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企业结构明显优化,运输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行业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60年来,一个个鲜活的数字诠释了**道路运输业的急剧变化。
60年来,道路运输经济稳步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1949年至978年,当时的**道路运输市场还处在雏形阶段,带着浓重的计划经济特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成长。从1985年开始,我省对公路交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从下放运输企业,放宽政策,鼓励竞争,到全面放开道路运输市场这一系列举措,促使全省道路运输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在过去的五年内,**道路运输产值以年均8.7%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底,全省道路运输产值达到291亿元,增加值140亿元,同比增长7.8%和7.7%;全省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达到32.33万人,新增社会就业岗位24076个。道路运输在服务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的支柱性产业。
60年来,道路运输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由建国初期最为普遍的人扛畜驮,发展到改革开放前的运输合作社,道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十分突出。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在全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道路运输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出行难、运货难”两方面。自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建设政策逐步向西部地区倾斜,我省道路运输“两难”局面得到进一步缓解。当时全省已发展到营运车辆0.6万辆,其中,客车0.1万辆,货车0.5万辆;年完成客运量0.4亿人次,旅客周转量22.03亿人公里,货运量0.7亿吨,货物周转量29.4亿吨公里。到2008年底,全省营运性车辆已达到14.53万辆(其中客车4.15万辆,货车10.38万辆);
纪念国庆60周年道路运输业发展回顾
本文2009-07-14 08:51:58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163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