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专家建国60周年征文--《道德经》与养生保健
《道德经》是我的老师送的一本书,书的厚重与老师的谆谆教诲使我非常喜爱,书里的每一页、每一行的字里行间都散发着智慧和哲理的芳香,开启了我的人生智慧,受益匪浅。
《道德经》是道家学术精华的总结。《道德经》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养生保健到为人处事,从政治到军事等等无所不包。拿常用的一句古话概括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德经》被视为中华民族养生保健知识的经典著作。以至于,古代许多帝王经常希望通过道士们找到“长生不老”之术。“长生不老”虽然不可能,但它的养生保健观确实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老子《道德经》不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经中的“道法自然”一语,以及由此而引伸出来的“回归自然”、“顺其自然”,“效法自然”更是地无分东西,人无分老幼,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口头禅”,其使用频率,不亚于“上帝保佑”和“阿弥陀佛”等宗教语的流传
养生,顾名思义,系指培育维护生命而给予生命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随着社会发展,“养生”已被纳入到提高人类生命生活质量的议题。若从培育、养护生命活力的角度出发,“养生”那就是保健了。它不仅是防患于未然,更是促进健康的最佳保障。
那什么是保健呢? 保健就是针对自我的健康采用的切实有效的一个措施。它正是人类在有限的生命中所付诸的追求与向往。这向往的标准是什么哪?人们由于知识、习俗与信仰的不同,各自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但健康的标准,确是要达到心理与躯体均处于最佳状态。可以说健康是保健的目的,而养生又恰恰是保健的必然结果。
二十一世纪,人类正朝着科学文明大踏步的前进。充裕的物质条件由衷的为人们,对生命存在扩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人类的生存,无疑的又来自这有限的生存空间,与绝无仅有的有限资源。人类的长寿以及他的生存空间,与资源之间有着不可脱祛的矛盾。如何文明的满足人类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命生活质量,这就是要着手解决的有关“养生与保健”里的话题。
可以说“养生”是人类对自我生命完善的起始,而保健又是从完善中的继续。因此,营养、运动和正确面对疾病是《道德经》养生健康学说的中心思想,也是当今我们应该学习理解的精义。
营养是健康的基础。《道德经》的第四十一课中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所谓“味无味”就是吃任何东西都不要去知其味。就是说如果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去品偿滋味,好吃的就多吃,不好吃的就不吃。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偏食的习惯。现代医学证明偏食容易破坏膳食平衡,导致人体营养素缺乏,对健康非常不利。儿童偏食,容易导致发育不良。成人偏食,容易导致各种慢性病的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就是由于人们过多吃盐,吃油腻的食物,吃大鱼大肉引起的。有些年青女性为了美丽,养成偏食素食的习惯,结果常常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现代营养学认为:营养要全面,膳食要平衡,关键是要将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这些基本营养素按比例均衡摄取,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如何做到这一点?必须防止偏食的发生。如何防止偏食的发生?老子告诉我们“味无味”,吃任何东西都不要老是去品偿滋味。要知道人类进食的生物意义就是为身体提供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而不是去满足“口舌之欲”。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在进食的时候,就应该提醒自己:不管好吃不好吃,有营养的就应该吃;不管荤食素食,对健康有好处的就应该吃;我们是吃“营养”,而
《道德经》是道家学术精华的总结。《道德经》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养生保健到为人处事,从政治到军事等等无所不包。拿常用的一句古话概括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德经》被视为中华民族养生保健知识的经典著作。以至于,古代许多帝王经常希望通过道士们找到“长生不老”之术。“长生不老”虽然不可能,但它的养生保健观确实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老子《道德经》不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经中的“道法自然”一语,以及由此而引伸出来的“回归自然”、“顺其自然”,“效法自然”更是地无分东西,人无分老幼,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口头禅”,其使用频率,不亚于“上帝保佑”和“阿弥陀佛”等宗教语的流传
养生,顾名思义,系指培育维护生命而给予生命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随着社会发展,“养生”已被纳入到提高人类生命生活质量的议题。若从培育、养护生命活力的角度出发,“养生”那就是保健了。它不仅是防患于未然,更是促进健康的最佳保障。
那什么是保健呢? 保健就是针对自我的健康采用的切实有效的一个措施。它正是人类在有限的生命中所付诸的追求与向往。这向往的标准是什么哪?人们由于知识、习俗与信仰的不同,各自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但健康的标准,确是要达到心理与躯体均处于最佳状态。可以说健康是保健的目的,而养生又恰恰是保健的必然结果。
二十一世纪,人类正朝着科学文明大踏步的前进。充裕的物质条件由衷的为人们,对生命存在扩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人类的生存,无疑的又来自这有限的生存空间,与绝无仅有的有限资源。人类的长寿以及他的生存空间,与资源之间有着不可脱祛的矛盾。如何文明的满足人类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命生活质量,这就是要着手解决的有关“养生与保健”里的话题。
可以说“养生”是人类对自我生命完善的起始,而保健又是从完善中的继续。因此,营养、运动和正确面对疾病是《道德经》养生健康学说的中心思想,也是当今我们应该学习理解的精义。
营养是健康的基础。《道德经》的第四十一课中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所谓“味无味”就是吃任何东西都不要去知其味。就是说如果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去品偿滋味,好吃的就多吃,不好吃的就不吃。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偏食的习惯。现代医学证明偏食容易破坏膳食平衡,导致人体营养素缺乏,对健康非常不利。儿童偏食,容易导致发育不良。成人偏食,容易导致各种慢性病的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就是由于人们过多吃盐,吃油腻的食物,吃大鱼大肉引起的。有些年青女性为了美丽,养成偏食素食的习惯,结果常常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现代营养学认为:营养要全面,膳食要平衡,关键是要将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这些基本营养素按比例均衡摄取,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如何做到这一点?必须防止偏食的发生。如何防止偏食的发生?老子告诉我们“味无味”,吃任何东西都不要老是去品偿滋味。要知道人类进食的生物意义就是为身体提供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而不是去满足“口舌之欲”。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在进食的时候,就应该提醒自己:不管好吃不好吃,有营养的就应该吃;不管荤食素食,对健康有好处的就应该吃;我们是吃“营养”,而
健身专家建国60周年征文--《道德经》与养生保健
点击下载
本文2009-07-07 08:30:50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099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