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电视机的变奏曲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家每户至少拥有一台大彩电,已是一件很不稀奇,也很普通平常的事,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别说买电视了,就是十里八村能够看一看电视,已经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
我最初接触到电视是1985年,当时我刚六岁,在离家半里地远的乡中心小学上学。有天中午放学,我看到邻居王大伯家门口挤满很多人,大家比比划划的谈论着什么,时不时爆出羡慕的“唏嘘”声,当时不知道发生了生么事,回家两把扔掉书包就往人群里挤,好不容易挤进门,顺着大门往里瞧了瞧,“咦,没什么稀奇啊,大家都看啥哩!”,我再往厅房屋里正中堂的面柜桌上一看,一台四四方方银灰色的东西,前面玻璃镜上满是絮状的“雪花膏”,上边还插着两根明晃晃的“小铁棒”,王大伯在“四方形”东西的右边来来回回拧一个大“圈”,里面便发出“刺啦啦,刺啦啦”的杂音,王大伯的三儿子满脸笑容的又从旁边不断挪动那两根“小铁棒”,“四方形”东西的前面突然模模糊糊的显出许多人影,并且人影还能像“皮影”那样动,于是王大伯放慢了拧圈的速度,人影也更加清晰起来,跟我们现实中的人一样,说说笑笑的谈论着什么,人们呼啦的喊起来:“出来了,出来了”……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四方形”的东西叫“电视机”,头顶上的那两根“小铁棒”叫天线,专门接受信号用的。听村里人说,那是我们村有史以来的第一台电视机,也是我们那个年代乡上为数不多的电视机之一。
在随后的日子里,每天一放学,只要能躲过母亲的“吆喝”,我便溜到邻居家看电视。那一年,除中午人少外,王大伯家天天人爆满,不到晚上7点,屋子里就挤满了大人和小孩。我经常顾不得吃饭,早早去占个好位置。那时,我常常想着自己家里也有台电视机就好了。我的这个梦想一直到1987年初春才得以实现。那是一台价值400多元,“春风牌”十四寸黑白的电视机,全家人省吃俭用积攒了好几年才买来的。接收信号不像现在使用有线信号或数字信号,都是采用室外自制的天线,母亲在决定购买电视机的前一年,就早早准备了一
农业局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电视机的变奏曲
本文2009-07-04 17:59:12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075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