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海关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见证百年沧桑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7-04浏览:2611下载228次收藏
海口海关前身为琼州海关(简称“琼海关”,俗称“洋关”),1875年12月31日,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任命英国人——博朗出任“琼海关”首任税务司。1876年4月1日,由外籍税务司管理的琼州海关在海口正式成立,同时成立琼海关税务公署(设址于今海口市中山路尾南侧)。
        
       “琼海关”全面推行洋关制度,当时除管理进出海南岛的国际轮船贸易、办理海关业务外,还兼办了港务和邮政业务。1945年以前,税务司一直由洋人担任。解放后,“琼海关”才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琼海关”见证了海南近代对外开放史的发展,成为研究海口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937年—1992年,海关人就是在这栋“骑楼”内60年如一日地为海口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海口海关旧址:海口的一张历史名片
        
       从海口市长堤路上望去,这栋只有三层高的小楼并不是很显眼,但金字屋顶,红瓦,灰白墙面的独特建筑风格,还是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记者采访当天,三位前来海口旅游的外国游客就在这栋楼门前驻足欣赏,并用相机拍下了这张“海口历史名片”。
        
       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海口海关办公楼旧址与海口钟楼遥相呼应。据一些老海关人告诉记者,海关是一个城市的主权象征,钟楼则是纪录海关发展的重要标记,海口的钟楼原来的位置是在得胜沙路中间,原海口海关大楼正门前,后来才搬迁到现在的长堤路上。
        
       这栋造型独特的海关原办公大楼内,没有钢筋水泥,全是靠石灰和砂浆建起,用砖头砌成拱形作支撑搭成的。走进楼内,四根大理石石柱与三扇拱门通道交错而成,沿着保存完好的木制朱漆扶手直上,二楼和三楼由左右两边分道而行,每层用绿色琉璃镂花栏杆点饰其间。每间房的百页门窗一直沿用至今,宽于一般阳台的石头护栏延伸至整个走廊通道,与老街上的一片繁华形成了刚与柔的完美结合。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看来,楼内的许多细节都透着一股“洋味儿”。
        
       一至三层的瓷砖地板,给这栋海关旧址平添了一些时代的气息。据了解,因海南气候潮湿,木地板的保存时间有限,在翻新修葺大楼内部时,施工人员按要求将原来的木地板全部更换成了瓷砖。但在三楼上的一间小阁楼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海关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见证百年沧桑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