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粮大市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锅底洼变粮仓
**市地处**里下河腹部,四周高中间低,形貌似釜,俗称 “锅底洼”。
千百年来饱受洪水泛滥、内涝干旱、海水倒灌之灾难,十年就有九年荒。解放前,这里除“半里一大河,百步一小港”,就是常年浸泡水中的老沤田,每年只能种一季庄稼,收成还得听天由命,人民过着“糠菜半年粮”,吃上顿愁下顿的苦难生活。每年栽完秧苗,农民就用泥土封堵“丁头屋”、“单头舍”的柴门,成群结队逃荒到江南讨饭、打短工,糊口度日。
新中国成立之初,淮河流域遭遇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锅底洼”亦惨遭重创。那时,全县年生产粮食总产仅为13.5万吨,无法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只能依赖国家调拨救济粮艰难生存。1951~1952年调入国家救济粮120万斤,1955年调入30~40万斤。
1951年毛主席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人民“父子齐上阵,兄弟争报名,妇女不示弱,夫妻共出征”,先后出动80万民工投入到根治淮河的浩大工程。几十年来,**的北边开辟了**灌溉总渠、东边扩大浚深斗龙港、南边挖掘新通扬运河、西边加固运河大堤,建立防洪屏障,理通泄洪河道,有效地控制洪涝、渍旱、卤碱的灾害。从此,“锅底洼”走出“谈水色变”的困境,翻身做了水的主人。50年代中期,沉睡千年的一熟制老沤田,掀起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沤改旱”耕作制度的改革浪潮。60
产粮大市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锅底洼变粮仓
点击下载
本文2009-07-03 14:12:49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056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