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校老干部感怀建国60周年---甜蜜的回忆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7-03浏览:2337下载280次收藏
三十二年前(一九七六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照相不用胶卷。更想不到,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家家都有一台或几台国产彩色电视机!
           那时,照相一般都用“120”“135”的胶卷,黑白的。彩色相片是相馆师傅人工着色的。当时,大家的工资都比较低,学徒工每月17.50元,中专生29.50元,大学生42.50元,科级干部57.50元,地师级干部才180元。物质也很匮乏,手表、自行车等日用品都要凭票供应。拥有一部价值160元左右的上海牌相机“海欧”的人如凤毛麟角。很多人平时很少照相,只有逢年过节或喜庆时才到相馆照一张全家福。照片都是1寸、2寸的,很少放大到6寸、8寸。
                        电视机也很珍稀,只有一些大单位才有一部黑白电视机,很多人没有见过电视机。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毛主席逝世。此后的十多天里,**新华书店门外的窗台上放了一台18寸的黑白电视机,我们每天晚上站在街边上流着热泪瞻仰电视画面上毛主席的遗容,观看北京悼念活动的情况。
                       
                  一九七六年国庆节,我想到烈士陵园去照几张风景照,就找亲戚借了一个旧相机。开始还比较顺利,接连照了四张。但是,第五张时,胶卷就卡壳了,怎么拧都拧不动。鼓捣了十多分钟,才勉强可以照。冲洗出来一看,只有两张可以,其余的不是重影就是照花了,白白浪费表情!还相机时,亲戚才说,这个相机早该淘汰了!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同志复出,全会提出全党今后工作的重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洲大地,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
                      
                  八十年代初,彩电进入**,但大多是日本进口的“日立”、“松下”、“三洋”等产品,18寸一台卖1800元左右,个人买不起,只有单位才有一台。我们每晚七点钟准时到党校活动室集体观看“排球女将”、“血疑”等日本电视连续剧。有一天深夜,小偷把我们党校唯一的一部29寸大彩电偷出,但走了还不到200米远,就被巡夜的西城治安联防队员抓获了,彩电失而复得!
                       
                  那时已有彩色胶卷“柯达”、“富士”卖了。我们都喜欢在金灿灿的油菜花丛中或粉红色的桃花林里留影。青山绿水、黄花、红花,衬托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记录了我们的青春年华和纯洁的同志友谊,使人回忆起激情燃烧的岁月!一切是多么甜蜜、美好!
                       突然间,九十年代初,数码相机在**流行!磁卡代替了胶卷,照片也由1
                  寸,2寸变成了3r、3d、4r、4d,色彩鲜艳夺目!电脑、空调、录相机、手机、高清晰、等离子彩色电视机、家庭影院等电子产品涌进**,令人目不暇接,尽情享受!高科技把我们带进了崭新的网络时代!
                       
                  现在,从城市到农村,家家都有一台或几台彩色电视机!人们的生活正向小康迈进!国产名牌彩电“长虹”、“海尔”等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进入国际市场,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好评!
   &nb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党校老干部感怀建国60周年---甜蜜的回忆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