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提升**文化软实力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提升**文化软实力
——我县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县人大常委会 ***
县域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构件,也是区域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考察和研究县域文化的建设,对于更好地把握县域文化发展的主动权,更好地发展县域文化和繁荣县域文化,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文化建设涉及到观念、机制、资金、人才、资源、文化建设的内部问题以及加强县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联系等诸多方面。因此,县域文化的建设应始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来进行,要以发展县域文化产业作为县域文化建设重点和支撑,要为县域文化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从而促进我县文化长足发展。
一、我县文化建设的现状
**县位于**中部偏北,属**市辖县。全县下辖9个镇3个乡和2个华侨经济管理区,共设121个村委会,16个社区居委会。全县总面积2124平方公里。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40.91万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将文化建设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群众文化活动空前活跃。**是“山歌之乡”、“彩调之乡”,民俗风情浓厚,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我县特别注重在重大节庆活动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宣传了文明的社会风气。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活动有:壮欢比赛、山歌擂台赛、狮王争霸赛、“百村百戏”农村业余文艺队文艺汇演等等,充分彰显出文化的魅力,踊动着百姓的激情和对文化生活的热爱。
(二)舞台艺术繁花似锦。近年来,我县实施舞台艺术精品战略,积极组织文艺人才深入农村深入生活,开展调研采风活动,坚持走民族艺术创作之路,打造舞台艺术精品能力不断增强,佳作迭出。我县的小戏《山间情话》、《岭上风流》、《甘蔗畲里夫妻乐》、彩调《配种》《阿烁哥》、《称妈》、小品《一壶浊酒夫妻逗》、小组唱《我自乐悠悠》等大量剧目参加各类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三)大力挖掘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提升“百村百戏”品牌。一是打造“壮欢”品牌。 “**壮欢”是**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为宣泄各种情感而逐渐形成、在词句和曲调上极具壮民族特色的一种**民间山歌,被专家誉为“**四绝”(壮欢、苗节、瑶舞、侗楼)之一。2006年,“壮欢”作为“**民间山歌”已成功申报并获批准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公布。2007年2月,**壮欢走进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让全国观众领略了**的壮族文化风情。2007年10月,我县成功举办首届壮欢大赛,大赛得到上级宣传、文化、民族等部门的充分肯定,得到了中央、区、市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为打响、提升“**壮欢”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6月,“**壮欢”代表**市参加了由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原生态民歌演唱展示活动”,为今后打造和提升“太平壮欢”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文化品牌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我县创作的《桔林欢歌》、《哪来歌恁甜》等精品节目,在各级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二是打造**文化。**县**乡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乡,保留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民俗文化,“社节”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项。近年来,**县对**社节文化相当重视,逐步加强宣传力度和保护力度,为抢救古砦乡社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最大的努力。今年是***乡成立十周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抢救和打造仫佬文化,保留民族文化的根,弘扬民族文化的魂。
(四)文化交流成果显著。我县从1999年12月起,在全县开展了“百村百戏”活动,目前我县已建立有165支业余文艺队,每年演出场次达到1850场以上,观众达50万人次。2002年 8月,**县成功申报获批为“**民间文艺之乡”(戏曲、彩调)。2006年,又实施了打造100个“百村百戏”精品文艺队战略。先后在全县9个乡镇举办了专题培训班,受训人员达5000人次,农村业余文艺队演出整体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在两年一届的**县生态蜜桔文化节中,更是依托“百村百戏”这一桥梁宣传**的风土人情和精神风貌,提升**新形象。除此以外,我县非常注重加强“百村百戏”对外的交流,和县内外,区内外的县、市加强广泛交流和学习,**“百村百戏”品牌已名扬区内外。2007年,中央电视台为**县的“百村百戏”活动作了二十五分钟的专题报道,《人民日报》华南版、新华通讯社、《南国早报》等各级新闻媒体也都作了相关的宣传报道。中央新闻联播、**新闻也先后播放了**县利用“百村百戏”宣传十六大精神的鲜活做法。可以说,“百村百戏”活动在全区乃至全国已有影响,成为了我县一个颇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提高了我县的知名度。
(五)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是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惠及广大农民,建设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保障和促进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的民心工程;也是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为确保“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取得实效,我县落实了209国道的**镇**村、**镇**村等14家农家书屋,以及群众基础好,有场地有专人管理的**镇4家,**乡5家书屋建设工作,2009年“农家书屋”建设将达22家,至目前,全县“农家书屋”建设达44家。“农家书屋”建设将在全县全面铺开创建活动
(六)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致富工程建设。我县将**镇**屯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致富工程试点,积极建设和树立“农村文化致富工程”典型。2008年,举办**屯农村党员骨干培训班一期15天,培训学员600人次。经过申报和创建,我县“文化致富”工程典型建设成绩显著,尤其是邬家屯“农民专家大院”的建设,得到充分肯定,被**市向自治区推荐为试点建设单位。
(七)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我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配置了现代化的相应设备,信息化技术装备条件及自动化、网络化前期准备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顺利通过了自治区文化厅的检查验收。截止到目前,我县支中心已经自行接收了来自国家中心发送的数据300多g,安装了区图和桂图提供的数据资源约2tb,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率先投入使用,阵地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流动服务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当中,我县支中心的工作已经在我区*北片共18个点中得到了高度赞誉。前后分别有**县、**市、**市、**县、**市等支中心得到了我县支中心不同程度的协助,还有2008年的建设点即**市城中区、**区分别到我县参观学习。
(八)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几年来,积极推进**等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文化站作为**市唯一一个自治区级乡镇文化站试点单位,参加了全区先进文化站建设经验交流会。**文化站和**文化站获得市级乡镇文化站建设试点单位;**等5个乡镇文化站建设试点单位分别获上级下拔的一批价值八万元包括数字放映机、数码相机、音响、舞台灯光、演出服装等文艺演出设备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提升**文化软实力
本文2009-07-03 10:27:45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053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