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白杨精神 推进工商文化建设
工商文化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培育形成的精神财富,是工商队伍共同认可、共同遵守、共同自律的文化体系,是引导、激励和规范行政行为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广大干部的重要精神力量。当前,工商系统大力加强工商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工商事业改革发展和创新的需要,是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干部队伍的需要。
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工商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走入误区,亟需通过一个载体来统一价值观,形成上下一心的明确思路,纠正某些认识误区,更好地发挥工商文化的重要作用。自治区工商局适时地提出以“白杨精神”作为**工商精神,并以此作为工商文化建设的核心,这是适应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的明智之举。大力弘扬“白杨精神”,对铸就工商文化之魂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工商文化建设的现状亟需大力弘扬“白杨精神”
在工商工作的实践中,工商文化体现在工商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工商文化建设作为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在实践工作和发展过程中,因为没有统一的载体来承载,缺乏灵魂力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工商精神和理念尚未真正树立。在长期的工商工作实践中,应该说大家都有一种精神和信念在支撑着。但是,这种精神是局部的、片面的,没有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另外,尚没有转化为全体工商干部的共同的价值观。
(二)工商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工商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到位,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应付差事、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级领导对工商文化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虽然上级对文化建设很重视,但个别领导认为工商部门是执法机关,提高工商文化建设是“不务正业”。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就变成了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摆不到重要位置;二是工商文化建设的目标不统一,个别地方在工商文化建设工作中,往往是按照个人的理解行事,有的甚至把工商文化建设认为是简单的文化娱乐活动,认为添一些文化器材、组织几次文体活动就算完了;三是工商文化建设缺少连续性,由于缺乏制度保证和精神支撑,有些单位是以领导的兴趣而定,领导来了兴趣,就忙忽一阵,否则就不管不问了。
(三)工商干部的归属感和工商整体形象尚未真正形成。一方面就内部来说,干部们“以局为家”的感觉不够强烈,干部之间还不是十分融洽,缺乏具有凝聚力和感染力的交流,没有真正形成干部之间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对外部社会来说,“工商”形象感觉不够强烈,仅仅是标志统一、服装统一是远远不够的,缺乏象征工商形象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商文化的宣传和工商形象的树立。
因此,笔者认为,**工商文化建设的现状亟需一个象征性的载体,这个载体应当是工商文化的灵魂,对内作为工商队伍的精神依托、对外作为工商形象的明显标识,而“白杨精神”正是最为合适的载体。
二、为什么说“白杨精神”是最为合适的**工商文化的载体
自治区工商局将“向上坚韧 正直 奉献”确定为 “白杨精神”的精神特质,将“白杨精神”确定为**工商文化的载体,是极为符合**工商的现实状况、**工商人的精神品质的。
(一)甘于平凡、默默奉献
白杨树不择土壤,不择气候,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独领风骚,在西北极缺水资源的土地上扎根,形成绿色屏障,顶住大风和严寒,纵然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下,他依然甘于平凡、默默奉献,精神令人钦佩。**地处偏远、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经济落后,但多年来,无数工商干部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在荒滩戈壁上谱写着人生历程,用青春换取了日益繁荣的家园新景象。
(二)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白杨树是西北戈壁上生命的丰碑,巍然耸立的魂魄,人类精神的明灯。他具有挺拔的意志力,
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工商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走入误区,亟需通过一个载体来统一价值观,形成上下一心的明确思路,纠正某些认识误区,更好地发挥工商文化的重要作用。自治区工商局适时地提出以“白杨精神”作为**工商精神,并以此作为工商文化建设的核心,这是适应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的明智之举。大力弘扬“白杨精神”,对铸就工商文化之魂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工商文化建设的现状亟需大力弘扬“白杨精神”
在工商工作的实践中,工商文化体现在工商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工商文化建设作为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在实践工作和发展过程中,因为没有统一的载体来承载,缺乏灵魂力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工商精神和理念尚未真正树立。在长期的工商工作实践中,应该说大家都有一种精神和信念在支撑着。但是,这种精神是局部的、片面的,没有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另外,尚没有转化为全体工商干部的共同的价值观。
(二)工商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工商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到位,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应付差事、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级领导对工商文化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虽然上级对文化建设很重视,但个别领导认为工商部门是执法机关,提高工商文化建设是“不务正业”。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就变成了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摆不到重要位置;二是工商文化建设的目标不统一,个别地方在工商文化建设工作中,往往是按照个人的理解行事,有的甚至把工商文化建设认为是简单的文化娱乐活动,认为添一些文化器材、组织几次文体活动就算完了;三是工商文化建设缺少连续性,由于缺乏制度保证和精神支撑,有些单位是以领导的兴趣而定,领导来了兴趣,就忙忽一阵,否则就不管不问了。
(三)工商干部的归属感和工商整体形象尚未真正形成。一方面就内部来说,干部们“以局为家”的感觉不够强烈,干部之间还不是十分融洽,缺乏具有凝聚力和感染力的交流,没有真正形成干部之间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对外部社会来说,“工商”形象感觉不够强烈,仅仅是标志统一、服装统一是远远不够的,缺乏象征工商形象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商文化的宣传和工商形象的树立。
因此,笔者认为,**工商文化建设的现状亟需一个象征性的载体,这个载体应当是工商文化的灵魂,对内作为工商队伍的精神依托、对外作为工商形象的明显标识,而“白杨精神”正是最为合适的载体。
二、为什么说“白杨精神”是最为合适的**工商文化的载体
自治区工商局将“向上坚韧 正直 奉献”确定为 “白杨精神”的精神特质,将“白杨精神”确定为**工商文化的载体,是极为符合**工商的现实状况、**工商人的精神品质的。
(一)甘于平凡、默默奉献
白杨树不择土壤,不择气候,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独领风骚,在西北极缺水资源的土地上扎根,形成绿色屏障,顶住大风和严寒,纵然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下,他依然甘于平凡、默默奉献,精神令人钦佩。**地处偏远、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经济落后,但多年来,无数工商干部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在荒滩戈壁上谱写着人生历程,用青春换取了日益繁荣的家园新景象。
(二)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白杨树是西北戈壁上生命的丰碑,巍然耸立的魂魄,人类精神的明灯。他具有挺拔的意志力,
大力弘扬白杨精神 推进工商文化建设
点击下载
本文2009-07-01 18:40:2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043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