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28浏览:2818下载262次收藏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关键。为了适应“建设文化繁荣的新南通”的战略需要,培养造就一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型文化人才队伍,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笔者对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南通博物苑等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开展了实地调研,同时对文化系统各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现将有关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局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积极完善各项制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和内部环境,文化系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队伍结构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截止2008年底,文化系统从业人员39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6人,占职工总数的62%;高级职称人员44人,占职工总数11%;中级职称人员117人,占职工总数29%;初级职称人员85人,占职工总数的21%。

  2 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才队伍总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我市人才队伍总量偏少,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缺少一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文化管理和经营人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试以南通图书馆的人员结构情况为例。南通图书馆编制数为61人,其中管理岗位9人,专业技术岗位42人,工人岗位10人。现有人员51人,空编10人。

  ----从年龄结构上分析,30岁以内7人,占14%;40岁以内2人,占4%;50岁以上42人,占82%。市图书馆2004年以前有10多年未进人,2004-2005年进了7名大学生,2006年以来由于编制冻结未进人,人员老化情况非常严重。由于编制冻结,我市文化事业单位2006以来未进新人,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

  ----从学历层面看,本科毕业27人,占53%,但大多非第一学历,不少人是因为职称晋升等需要通过在职进修获取的,较多人存在着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对业务提升的帮助不是很大。专科毕业13人,占25%;中专以下11人,占22%。学历层次整体不高。

  ----从职称及专业分布看,高级职称6人,占12%;中级职称20人,占39%;初级15人,占29%;无职称干部2人,占20%。专业领域分布不均,图书馆专业仅6人,占12%;计算机专业4人,占8%;相关及其他专业41人,占80%。南通市图书馆的古籍藏量约16万册,在全省地级市中名列前茅,而图书馆却没有一个古文献专业人员;虽然有计算机专业的人员,但缺少计算机方面的高端人才,数据库的管理还要依赖外聘专家;没有外语人才,外文图书的采购量少,外文图书服务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不少人半路出家,专业知识缺乏,不能很好地给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且图书馆新馆建设指日可待,新馆建成后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更大,人才的缺口现象也将会更加突出。

  2.2文化投入不够,人才流失快

  尽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增加了对文化的投入,但相对于体育、卫生、教育等部门来说,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文化投入相对偏少,文化单位处于维持基本生存的状态,直接导致文化系统人员福利待遇总体较低,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现有人才也难以留住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影响人才队伍的稳定。

  2.3制度不完善,队伍缺少活力

  现行事业单位制度(如岗位设置、分配制度、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制约和影响了文化人才的培育、引进,同时也导致人才队伍活力不足。

  (1)缺少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目前,文化事业单位缺少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在用人方面是进也难、出也难。一方面,优秀专业人才难以进来,另一方面,不能胜任新形势下公共文化职能要求的从业人员又无法安置。这对文化人才的培养、流动、交流使用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2)缺少内部竞争激励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