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土发明造福乡邻典型事迹材料
在**县,一个叫**的木匠,为了“躲懒”,自己琢磨、鼓捣出一种可以在手扶拖拉机牵引下播种玉米并自动铺膜的小机器。清明过后,**区的县份相继进入玉米播种期,这种1米来高、造型简洁却高效的“土”播种机,受到晋中的**、昔阳、榆社、左权甚至长治的武乡等地农户青睐。清明、谷雨前后,**县农机局进回10台**一家公司生产的玉米播种机,至4月22日,售出8台。同一时期,**自制的玉米播种兼铺膜机,售出100多台。仅4月20日一天,就卖出24台。
由专业人员设计、专业公司生产的“正规农机”,真正用在地头时,为什么不如一个个体木匠的私家打造?
进入2009年,**县农民**,已经是草坡村农机合作社的带头人,在一个小范围内“小有名气”了。“**牌”农机在田野里得到大面积使用;在农民眼里,他俨然是造福乡间的大能人。
为了省气力木匠造出“种玉米机”
从根子上讲,**并没有那么神圣。他研制成的玉米播种机和玉米铲茬机,当初就是为了他自己省劲。
**今年45岁,是**县青城镇草坡村一个典型的农民:小时候调皮捣蛋,学习不好,念完7年级辍学回家务农,18岁跟舅舅学木匠手艺,一年多出师,他成了一个木匠。种地挣不了多少钱,做木匠则能挣不少钱。怎么能少花时间去种地,腾出空来做木匠给两个儿子多挣点钱呢?**就想了:做一种机器,能自动播种,不就省出时间来了?
青城镇位于**县东端,离邢台不远,只是比邢台地势高,这里最常种的大秋作物是玉米;**就想自己弄个种玉米机。
1996年,**开始自己琢磨、制造播种机,当年做出来一台,试了试,不能用。没做成功的**接下来怎么办呢?他采取了一个比较韬晦而从容的做法:把不能用的机器藏进家,不向别人声张,白天忙该忙的事,晚上空闲时自己一个人做改进。他不着急,但也不放弃,就这样磨。到1999年,“改进版”的播种机终于做出来了。“99版**牌种玉茭机”放进地里试了试:能用。从此,**家就用他的这个机器种玉茭了,当然,其间也根据使用情况在逐渐改进,以使其效率更高,而且,他的机器还能自动铺塑料薄膜。
造福众乡邻5年卖出约1600台
**家年年用这么个东西种玉米,种得快,一边种,还一边自动苫薄膜,这终于引起了同村和邻村人的欣羡。2004年,草坡村村民贾占斌和新庄村民李纪民非要**给他们也做一台!
不过**对此反应并不积极——他没想过靠卖机器赚钱,他只想自己省点力气来着。
但本乡本土的人,人家还这么认可你的“发明”,**又不可能不替他们做。**想出一个既保险又不得罪人的办法:**没钱,也没工夫专门做机器。谁要买,谁就先出250块钱用来买料,然后**替他做。做成了,能用,算买家的,500块钱卖给他。如果不能用,算**的,250块退给人。
**告诉记者,前两三年许多人来买机器,他都是这么做的,但没有一次做出来不能用。“好了算你的,不好算我的”的制造承诺让他的信誉度大增;到2007年,来买的人越来越多,他已经不可能再走他坚守的“业余”制造的路了。他只有雇上七八个人,成批量地购进材料,集中某段时间大量地做,才能完成“订单”。这时的“赵木匠”,再做专业农民兼木匠已经很难。自然而然的发明,自然而然的劳动分工,让他必须成为一个为更多农民造福的机械工人。
自2004年至今5年时间,**已卖出约1600台玉米播种机,购买者遍及晋中东六县,尤以**、昔阳为最。每卖一台,**都
农民土发明造福乡邻典型事迹材料
本文2009-06-27 16:26:21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2988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