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优秀乡镇党委副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09-06-24浏览:2592下载218次收藏

    今年49岁的**同志,现任##镇党委副书记,主要分管农业农村、信访稳定、交通等工作。自1986年开始担任村支部书记到招聘为国家干部,先后历任##镇总支书记、副镇长、党委副书记,他所分管的工作,多次受到区委区政府、镇委镇政府的表彰。23年来,在实际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积极进取、不计得失的良好精神状态,始终做到实干苦干、勤政廉政、先人后己、无私奉献。**同志就是这样用奉献写人生以实干赢民心,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干部成长为乡镇领导干部,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践了自己的入党誓言,以坚定的信念、高尚的人格、无私的情操实践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展示了当代乡镇领导干部的崇高追求和良好形象。

                              一、抓学习,不断提高领导能力
                              理论学习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同志一直将理论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自觉做到勤学多想,努力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几年来,他积极参加市、区举办的各类知识培训、法律培训,并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激发自己的政治责任感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不断朝新的目标奋进。几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做读书笔记4万余字,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撰写各类文章10多篇。持之以恒的勤奋学习和多年农村工作的锤炼,使**同志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业务素质和领导水平也得到很大的增强,无论是召开农业生产现场会、解决农村纠纷还是陪同领导调研,他都能用生动详实的语言打动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为领导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二、抓发展,特色经济硕果累累
                              农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同志按照“兴一个产业,富一方农民,活一方经济”的思路,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通过几年的发展,我镇现已成为全市最大的小龙虾繁养中心、全市首家构树产业基地和全区第一养殖大镇。一是种植业建成了五大产业基地:即沿东王路建成了万亩蔬菜基地、万亩棉花基地;沿襄洪路建成了万亩优质粮油基地;沿东鹿路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基地;沿山建成了万亩花生种植基地。二是畜牧业建成了三大养殖基地:即樊营蛋鸡养殖基地、堰坡养猪基地和沈营养鸭基地,2008年,被区政府授予“全区第一养殖大镇”称号,建成万头养猪场3个,千头养猪场10个。全市闻名的养鸭专业村沈营村2008年新成立了东沈兴隆养鸭专业合作社,新建四家鸭蛋加工企业,形成了从卖鲜蛋到鸭蛋加工一条龙的产业。2008年,全村养鸭专业户达到87户,建鸭棚92栋,存笼18万只,年经济总收入3200万元,纯收入410万元。养殖业已成为我镇农民增收产业之一。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镇以襄樊楚佳龙公司为产业龙头,大力推广小龙虾养殖技术,全镇小龙虾养殖面积发展到6000亩,亩产值达5000元,年产值达3000万元。以湖北大自然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为产业龙头,大力发展构树种植基地和饲料加工基地,养殖绿色环保生态猪,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农民致富。全镇发展构树种植面积5000亩,占地27亩的构树饲料加工基地现已投产运行,占地30多亩万头生猪循环养殖基地去年出栏3000多头。同时以襄津园和桂莲酱品厂为龙头,发展大头菜加工;以民达公司为龙头,发展粮油加工业。以##镇蔬菜协会为龙头,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2万亩。2008年7月,我镇申报的花菜、包菜、大头菜、山药、大葱、芹菜等6个蔬菜品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为蔬菜产业发展拓宽了销路。
                                  三、抓救灾,农民利益高于一切
                              2008年7月22日下午6时东大沟水位暴涨,周寨村告急!南北两片汪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优秀乡镇党委副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