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统计局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23浏览:2135下载286次收藏

根据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要求和《省统计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11月6日至8日,我和研究室、贸外处的同志组成调研组赴永州市开展“问计基层群众,共谋科学发展”的调研活动。通过召开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实地考察企业等形式,我们初步了解了当地经济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也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近年来,永州市特别是**县充分利用自身的成本、税收、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解放思想,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创新发展思路,牢牢把握对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这一主线,外向型加工贸易发展迅猛,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

    一是招商引资项目多,规模大。**县积极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香港丽宏针织、台湾承阳针织、香港利黄漂染、台湾湘威制鞋、台湾协威橡胶、香港必达电线、日本金山川粉末制造等一大批外资企业,总投资超过1.5亿美元。其中,丽宏,承阳,利黄,湘威,必达,宏泰等6家,均是年产值过亿元的战略投资者。今年又成功与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中铀集团、泰国昌泰国际、香港建滔集团等国内国际知名企业达成投资意向,总投资达140.8亿元。前三季度,全县加工贸易完成进出口总额2576万美元,占全市3305万美元的78%,排永州市第1、全省第6。其中出口1370万美元,占全市2086万美元的66%;进口1206万美元,占全市1219万美元的99%。

    二是优势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增强。基本形成了以香港丽宏、台湾承阳、香港利黄为龙头,涵盖480余家毛织企业、用工6万余人、年工缴费收入8亿多元的毛针织产业集群;以台湾湘威、台湾协威为龙头的制鞋产业;以香港必达、日本金山川为龙头的机械电缆电子产业;以联佳、华兴为龙头的铸造产业;以亿利、海华为龙头的竹木深加工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因针织产业突出的优势及竞争力,**县被授与**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县和全省唯一的毛针织产业基地县。

    三是整体带动作用强,贡献突出。加工贸易带动了**县城镇化发展。全县加工贸易企业用工达8万余人;县城常住人口由2001年的2.5万人增加到现在的12万人;县城面积由6平方公里扩展到12平方公里,带动了新城市的扩容提质。2001年**县的城镇化率为21.3%,2007年提升到31.5%,成为永州市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县区之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极大地拉动了运输物流业、商贸流通业、餐饮娱乐服务业、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感受到近年来永州市、**县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也看到了扩大开放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好处。首先,有力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在外向型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拉动作用下,今年前三季度,**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7.73亿元,增长13.8%;完成财政总收入1.32亿元,增长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7亿元,增长5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4亿元,增长22.2%。其次,有力加快了工业化进程。2007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0.2%,比2003年提高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54.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7.7%。再次,提高了就业和收入水平。根据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和今年9月份第二次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初步统计显示,今年**县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5.1万人,比2004年3.1万人增长64.5%。近几年由于加工贸易企业发展迅速,劳动用工需10万人,有4万多外县人到**打工。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8.8%和18%。最后,大幅增加了财政税收。200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1.58亿元,是2003年的2倍,年均增长19.0%。

    **县之所以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主要是因为他们突出观念和体制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主要有:

    第一、突出解放思想,实现观念对接。**县具有毗邻粤港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老百姓市场经济意识强,外来企业给**带来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管理方法和管理人才。如:湘威鞋厂有20%的员工直接来自广东,他们所推行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相对于内地企业有明显优势。经营理念是共同提升、共同发展;管理理念是人本化、制度化、信息化;用人理念是用人唯贤、唯才是举;成本理念是提高效益、厉行节俭;服务理念是先人后己。通过学习效仿以及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县毫无疑问地成为全省对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排头兵和示范区。

    第二、突出平台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对接。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县在大力解决电力瓶颈和用地瓶颈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园区和交通设施等平台建设。一是加强了工业园区科学规划,围绕“兴园建市,承接崛起”战略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功能完善、企业主体、产业集聚”的原则,规划了“一园两线四点”产业布局。二是加快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解决与沿海地区的交通对接,不但会大大缩短**与沿海地区的时空距离,同时也将大大降低加工贸易的物流成本。

    第三、突出优化环境,实现体制对接。本着“全面对接无缝隙,优质服务无上限”的目标。**县上下齐努力,共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政策、创业、服务和治安环境。沿海产业转移,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寻找发展环境更为宽松的“洼地”。为了吸引更多沿海客商前来投资办厂,**县着重在完善政务环境下功夫。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对企业用地、用电、收费、交税、贷款、子女入学、奖励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着力在放宽创业环境作文章。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积极为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环境。鼓励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带头创办加工贸易企业;鼓励打工能人回乡开店办厂;鼓励农民进城经商置业;鼓励支持以商招商。目前,全县近万名打工能人回乡创办加工贸易企业410余家。着力在优化服务环境想办法。提出了“只要来**,一切好商量”的口号,全县23个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全部进驻县政务中心,简化了办事程序和手续,切实推行电子政务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方便了企业办事。着力在改善治安环境下力气。真正让外来投资者“投资放心、工作舒心、生活安心”。

    第四、突出招商引资,实现产业对接。**县在坚持国家产业政策,坚持投资强度和环保底线的前提下,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同沿海地区的合作,吸引更多的公司进驻**;鼓励企业在**实现完整产品的成形生产;鼓励企业加大投入,进料加工,自创品牌,推进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在**报检进出口,扩大进出口总额。

    二、国际金融动荡对当地经济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使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趋向复杂。对此,本次调研我们十分关注国际金融动荡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统计局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