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环卫工作的几点探索性思考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环卫工作的几点探索性思考
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发展模式问题
目前我市有垃圾粪便处理设施39座,(13消纳站,7转运站3个综合处置场)16座填埋场处理全市85%以上的垃圾,占地面积大,土地使用成本高。其次作业面积大,即使有除臭设施,化学掩盖或生物降解均需要时间,气体扩散具有时时性、发散性、即时性、毒害性。处理量大,12座超负荷运行,阿苏卫和高安屯填埋场都按设计能力的200%运行,作业任务和气体控制如何能达到最佳结合点还需要科学分析,所以即使是卫生填埋在二次污染控制上依然存在一定难度。因此虽然填埋处理的量比较大,能满足政府提出的无害化目标,但已经不是未来生活垃圾处理的主导模式。世界垃圾处理发展也能说明这个问题,比如在欧洲国家征收的填埋税就是例子。“垃圾往何处去”,未来垃圾处理发展模式是什么已经是环卫工作者必须要回答的紧迫问题。
2、设施建设规划问题
在解决好未来几年垃圾处理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要重点作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工作,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和控规中是否已经明确处理设施的选址。现在存在少量设施先建,而围绕设施土地商用或民用现象比较普遍,土地性质还存在变更,可设施却不可能短期移走,所以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预留出未来设施建设用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设施应更加合理布局,合理规划,尽量多处理,少用地,否则即使工艺再先进、模式再明确也可能面临实施不了的尴尬境地,目前垃圾分流只是权宜之计。德国垃圾处理焚烧厂过多,垃圾供应不足也是设施建设规划不到位的典型例子。
3、标准不一,群众的参与程度不高,对环卫工作的了解不够,故理解不够
半壁店填埋场从建厂之初就被附近居民封堵至今可以看出,政府执行的作业标准很难说服市民,这就存在市民标准和专业标准的双重标准。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市民百姓的合理需求是第一位的,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人民负责,政府公共管理的使命所在。如何能让百姓了解我们的工作,认可我们的标准,让群众真正参与到我们的环卫工作中来。如何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形成政府与社会较好的互动关系,树立“北京是我家,环卫靠大家”的环保意识,把双重标准统一到单行标准是面临的又一难题。
4、未来几年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建立科学发现、科学分析、科学决策最终实现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环卫工作是关乎民生的一件大事,处理得好,百姓理解,处理不好将严重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环卫工作的几点探索性思考
本文2009-06-14 19:03:59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2806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