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文化链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创造性地提出打造“城乡文化链”的文化发展战略思路,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探索出一些经验。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当前我县“城乡文化链”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推进“城乡文化链”建设的对策进行探讨,为县委、县政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也为各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打造“城乡文化链”是我县推动县城和乡村文化互动协调发展,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的重要举措。这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系统性工程,对于进一步挖掘地方深厚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城乡文化资源互动,丰富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摸清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实际情况,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县“城乡文化链”建设,**县委宣传部课题调研组就近年来“城乡文化链”建设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此次调查以问卷的形式,通过实地走访、对面交流,重点摸清乡镇、村的文化建设现状(包括文化站、室实际使用面积,室外活动场所,藏书,文化建设投入经费,文艺骨干队伍等)、村级农民文化生活现状以及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等,分析当前城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如何推进“城乡文化链”建设提出对策参考。
我县“城乡文化链”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县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整合资源,突出“五抓”(抓阵地、抓活动、抓人才、抓产业、抓交流),扎实推进“城乡文化链”建设,一条贯通城乡、颇具活力的文化链条正在逐步形成。2005年10月, 被授予全市唯一的“全国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
1、抓阵地,文化事业取得新进展。县委、县政府把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切实加强县乡两级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电影院、剧场、图书馆、体育场、文化馆等宣传文化设施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县20个乡镇“镇镇建有宣传文化中心”,在乡村、社区共扶持和发展600多个市级、县级宣传文化中心户,现有360多个农民读书社、书吧、文化俱乐部、民间职业剧团、文艺社团活跃在梁鹿大地。近年来,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1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县1442个10户以上自然村,近12万个家庭共享这一文化成果,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的高度赞肯。此外,全县先后投入3亿多元,建成了西湖公园、火山地质公园,完善了赵家堡、诒安城等一批文化旅游景点,形成了以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主要基点的人文旅游带。
2、抓活动,城乡文化活力不断增强。一方面,每年的重大节庆日、纪念日,都组织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如:“党在我心中”文艺晚会,“金浦大地闹元宵”大型文艺踩街,“爱在梁山鹿水间”赈灾义演,“平安•发展”合唱节,富丽超级歌手赛,还有每年一次的元宵大型焰火晚会等,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以文艺轻骑队为龙头,经常性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带动了各地群众文化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各地在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节”,寓教于乐,寓理于戏,如:沙西农民文化节、赤湖企业文化节、湖西畲族文化节、杜浔校园文化节、旧镇青年文化节、佛昙屈原文化节、乌石妈祖文化节、赤岭雨霁顶文化节等。此外,**县立足文化积淀深厚、对外影响广泛的优势,对接上级强势媒体承办了多场极具轰动效应的文化活动,如:东南电视台“走进八闽山水间”大型巡演,福建电视台“八闽绝活大比拼”,省歌舞团“共铸诚信**”综艺演出、新疆民族歌舞晚会、厦门卫视“闽南走透透”大型演出等。
3、抓人才,文化创作精品迭出。几年来,我们着力挖掘、培养、扶持一批优秀专兼职文艺人才,不断壮大城乡文化队伍。成立了书法、美术、诗词、音乐、舞蹈、摄影、剪纸、戏剧、电影、灯谜、文学、民间文学、民间绝活、根雕、盆景等十多个门类艺术团体,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国家级会员50多个,其中就有103岁中国沿海地区剪纸艺术天才传承者——林桃。以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活动、艺术培训班的形式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推介人才,例如,继成功举办剪纸艺术节之后,又举办了“庆贺林桃百岁寿辰”等活动,使一批剪纸艺术新人脱颖而出,解决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问题。也催生了一批文艺精品,去年以来,共有70多件(人)次文艺作品(或个人)入选全国性展览或获奖;60多件(篇、人)次入选省级展览或获奖;250多件(篇、人)次获入选市级展演或获奖。同时传帮带出一批“乡土艺术家”,在全县285个行政村和11个场都配备了“文化协管员”。
4、抓产业,增强文化事业发展后盾。采用“以文养文、以商养文”的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和非公经济组织参与创办民营文化企业,辐射带动各级各类文化产业的兴起和繁荣,从而为民间文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近年来,共在城乡各地培植扶持了云集堂、古林斋、陈秋日剪纸艺术馆、高少苹剪纸艺术馆、欧阳艳君剪纸艺术馆、小燕子画室、完颜艺术培训中心、小天鹅艺术培训中心、三禾琴行艺术培训中心、金色时光俱乐部,以及各地的民办(芗、潮)剧团等360多家文化经营实体。特别是依托天福集团实力,建成了天福茶博物院、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高规格的文化传播机构。
5、抓交流,弘扬优秀传统民间文化。重点做响剪纸、妈祖和芗剧文化。我县作为“全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注重挖掘剪纸艺术,多次组团到日本、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斐济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注重发展妈祖文化,2001年应邀赴台湾参加为期126天的环台湾全岛的交流活动,在台湾广大民众中引起轰动,吸引众多台胞前来**朝圣,连续举办了四届“乌石妈祖文化节”,有力地推动了浦台两地的民间文化交流。积极推广芗剧文化,组建了20支以芗剧、潮剧为主的业余演出团体,使芗剧成为“社戏”的主要内容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之一。2000年县芗剧团《大车鼓》赴台湾演出获得成功。通过一系列民间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台胞和海外华人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
我县“城乡文化链”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的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各地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已跻身“全国文化先进县”行列。但也应当看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我县“城乡文化链”建设也面临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一些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调查中,一些领导干部表示,农村文化建设很重要,但在基层具体工作中,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软指标,抓经济、抓计生才是硬任务、硬指标。这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尤为普遍,
城乡文化链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本文2009-06-13 16:55:0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2786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