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廉政文化建设现状及思考
近几年来,**县**党委、政府以创建服务型党委、廉洁型政府、阳光型村寨为载体,以“务实、为民、清廉”为核心,以党政机关和乡村干部为重点,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促进了全乡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卓有成效的开展,树立了全体乡村干部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党心民心。今年三月,乡党委、纪委又从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入手,以促进廉政文化入心为目标,科学整合传统宣教资源,创造性地开设了廉政健心房,进一步将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一、正视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纪检监察机关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以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极为可喜的成绩,为促进各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相当一部份领导和干部认为,廉政文化就是关于廉洁方面的文化,是纪检监察机关业务方面的事,用不着小题大作,没必要兴师动众。其实这种认识实在是大错而特错,廉政文化是我们党关于从政主体(单位及其人员)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在从政领域的集中体现。“务实、为民、清廉”既是廉政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又是从政主体的从政准则,既体现了廉正廉洁的思想,又包含了务实为民的含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增强企业生存力和竞争力的内在动力,那么廉政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稳定和发展的灵魂,是增强执政党和执政机关亲和力和凝聚力,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和创造力的内在动力。因此,廉政文化建设不仅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事,是全体党员干部的事,是事关稳定、发展、党心、民心的大事。
二是工作重点不突出。就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而言,是各级党政机关、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党员干部,核心是领导干部,并延伸到村(居)主要负责人,但一些地方却把廉政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普通老百姓身上,制作了大量的宣传标语挂在路边、贴在墙上,有的甚至贴在了群众的家中,真可谓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相比之下,作为干部经常工作和学习的办公场所和院落,却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清。就举办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而言,也是群众看热闹的多,干部受教育的少。
三是经费投入不到位。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必然导致领导重视上的不到位,领导重视上的不到位必然导致经费投入上的不到位,经费投入上的不到位必然导致工作落实上的不到位,工作落实上的不到位必然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这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但有相当一部份领导对此却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宁愿在出了问题后花大钱“治病”,却不愿在事前花小钱“打预防针”,极大的制约了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是内容缺乏针对性。就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内容而言,一定要坚持干群有别的原则,对群众宣传教育的内容应以正面教育、道德教育、通俗教育为主,而对干部要以警示教育、法纪教育、三观教育为主,但一些地方却在群众中大势宣传反腐案例、党纪条规,有的标语虽然写得好,但群众认不识、弄不明。其结果是表面上的内容丰富,实质上的空洞无物。
五是载体缺乏兼容性。近几年来,作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载体可谓是丰富多彩、星星点点,但纵观各种载体,其承载的内容和方式都较为单一,且相互兼容的性能也较为羸弱,不能将各种有效的宣教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不能充分发挥各种载体和资源的作用并产生强大的聚合力,不能推动廉政文化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脑入心。
六是教育缺乏经常性。廉政教育不是单靠断点式的搞几次廉政活动、读几篇廉政文章、听几场廉政报告、出几期廉政专栏、挂几幅廉政标语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深入持久、连续不断的经常性教育,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纵观各个落马的干部,无不与缺乏经常性教育有关,作为党委和党的纪检监察机关,除了要求干部自身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外,还应当健全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并提供经常受教育的平台。
七是方式缺乏有效性。以往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大多因为方式单一、载体分散而缺乏吸引力、冲击力、穿透力和渗透力,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廉政文化入眼、入耳
一、正视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纪检监察机关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以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极为可喜的成绩,为促进各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相当一部份领导和干部认为,廉政文化就是关于廉洁方面的文化,是纪检监察机关业务方面的事,用不着小题大作,没必要兴师动众。其实这种认识实在是大错而特错,廉政文化是我们党关于从政主体(单位及其人员)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在从政领域的集中体现。“务实、为民、清廉”既是廉政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又是从政主体的从政准则,既体现了廉正廉洁的思想,又包含了务实为民的含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增强企业生存力和竞争力的内在动力,那么廉政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稳定和发展的灵魂,是增强执政党和执政机关亲和力和凝聚力,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和创造力的内在动力。因此,廉政文化建设不仅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事,是全体党员干部的事,是事关稳定、发展、党心、民心的大事。
二是工作重点不突出。就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而言,是各级党政机关、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党员干部,核心是领导干部,并延伸到村(居)主要负责人,但一些地方却把廉政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普通老百姓身上,制作了大量的宣传标语挂在路边、贴在墙上,有的甚至贴在了群众的家中,真可谓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相比之下,作为干部经常工作和学习的办公场所和院落,却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清。就举办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而言,也是群众看热闹的多,干部受教育的少。
三是经费投入不到位。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必然导致领导重视上的不到位,领导重视上的不到位必然导致经费投入上的不到位,经费投入上的不到位必然导致工作落实上的不到位,工作落实上的不到位必然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这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但有相当一部份领导对此却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宁愿在出了问题后花大钱“治病”,却不愿在事前花小钱“打预防针”,极大的制约了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是内容缺乏针对性。就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内容而言,一定要坚持干群有别的原则,对群众宣传教育的内容应以正面教育、道德教育、通俗教育为主,而对干部要以警示教育、法纪教育、三观教育为主,但一些地方却在群众中大势宣传反腐案例、党纪条规,有的标语虽然写得好,但群众认不识、弄不明。其结果是表面上的内容丰富,实质上的空洞无物。
五是载体缺乏兼容性。近几年来,作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载体可谓是丰富多彩、星星点点,但纵观各种载体,其承载的内容和方式都较为单一,且相互兼容的性能也较为羸弱,不能将各种有效的宣教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不能充分发挥各种载体和资源的作用并产生强大的聚合力,不能推动廉政文化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脑入心。
六是教育缺乏经常性。廉政教育不是单靠断点式的搞几次廉政活动、读几篇廉政文章、听几场廉政报告、出几期廉政专栏、挂几幅廉政标语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深入持久、连续不断的经常性教育,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纵观各个落马的干部,无不与缺乏经常性教育有关,作为党委和党的纪检监察机关,除了要求干部自身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外,还应当健全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并提供经常受教育的平台。
七是方式缺乏有效性。以往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大多因为方式单一、载体分散而缺乏吸引力、冲击力、穿透力和渗透力,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廉政文化入眼、入耳
对廉政文化建设现状及思考
点击下载
上一篇: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下一篇:对电煤保障行政监察现状及建议
本文2009-06-13 10:05:14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2771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