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10浏览:2587下载126次收藏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城市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土地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其需求量与日俱增。中国的城市以占全国 0.43%的国土面积承载着全国 41.8%人口的生存空间, 并聚集着占全国 84.8%以上的非农业产值的经济活动。狭小的城市空间产生如此巨大的生产力, 承载着接近 50%的人口和人类财富的绝大部分。我们在惊叹这一数据的同时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原土地利用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矛盾的日益显现,土地利用模式改革已势在必行,因此探讨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途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涵义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对农业用地的研究,是指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土地上获取高额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土地产出高效化,即不断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获得土地产出的最大化。二是土地布局和土地结构合理化,即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之间高效协作,使城市健康高效发展。三是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化,即城市土地利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体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
三、我市当前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
    1、城市用地规模过度膨胀,浪费现象严重。在当前土地利用中,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十分普遍。近几年,**的城市发展也逐步趋向“摊大饼”式发展,盲目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忽略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2005年**中心城区建设规模达到269.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23.5平方米,远远超过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用地人均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
表 1 2005 年**市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一览表
城 区
 2005 年现状
城镇人口(万人) 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 人均(平方米 / 人)
张店城区
 73.3
 100.9
 137.7
 
淄川城区
 53.3
 59.3
 111.3
 
博山城区
 28.9
 39.9
 138.1
 
**城区
 45.1
 45.7
 101.3
 
周村城区
 17.6
 23.6
 134.1
 
合 计
 218.2
 269.4
 123.5
 


    2、城市用地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合理的城市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有利于发挥城市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区位效益及聚集经济效果,从而达到城市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最优化。由于历史原因,加上**组群式城市的特点,我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长期处于不合理的状态,表现为工业用地比重偏大,城市环境绿化和第三产业用地比重过低。

表 2 2005 年**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面积( hm 2 )
 占城市建设

用地( % )
 人均( m 2 / 人)
 
现状
 现状
 现状
 
1
 r
 居住用地
 9082
 33.71
 41.6
 
 

2
  

c
 公共设施用地
 3207
 11.90
 14.7
 

 

 

 

 


 行政办公用地
 480
 1.78
 2.2
 
商业金融用地
 1231
 4.57
 5.6
 
市场用地
 452
 1.68
 2.1
 
文化娱乐用地
 116
 0.43
 0.5
 
体育用地
 49
 0.18
 0.2
 
医疗卫生用地
 137
 0.51
 0.6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719
 2.67
 3.3
 
文物古迹用地
&nbs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