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党风廉政建设调研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09浏览:2833下载176次收藏
内容摘要:贫困是道真最基本、最根本的县情,民穷财弱依然是我县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因此,加强扶贫攻坚,加快脱贫致富进程就是我们实现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县委、政府也为加快扶贫攻坚进程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与扶贫攻坚不适应的现象。纪检监察机关应该认真履行职能,解放思想,树立中心意识和大局意识、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软环境;建立健全制度,推进源头治理;加强督查,促进科学发展,为扶贫攻坚提供政治纪律保证。
关键词:纪检监察  扶贫攻坚  政治纪律   保证
随着我县扶贫攻坚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我县县情是否发生了变化?现行经济发展软环境是否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纪检监察机关应该如何围绕中心履行职能,为扶贫攻坚提供政治纪律保证?带着这些问题,道真自治县纪委、监察局深入乡镇、相关科局、县内重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明查暗访、个别交谈等形式,对目前我县扶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及纪检监察机关应该如何为扶贫攻坚提供政治纪律保证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认真汇总、深入分析,提出解决措施,期待为加大扶贫攻坚步伐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证,增强我县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我县实施扶贫攻坚的现实意义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黔北极地,毗邻重庆直辖市,与正安、务川、南川、武隆、彭水五县市接壤,为黔北及黔东北入渝入川通道。全县总面积2156平方公里,辖10个镇4个乡281个村(居)2450个村民组,总人口33.5万人,其中仡佬族12.34万人。县城所在地经南川到涪陵仅200公里进入长江航运,北至重庆武隆县97公里、至武隆江口镇90公里,两处均可与乌江航运和渝怀铁路相通,等级公路北达重庆市160余公里,南距遵义200公里,有“黔蜀门屏、银杉之乡、仡佬故土、傩戏王国”的美誉。在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由于种种原因,道真失去了机遇,成了贫困县。近年来,道真自治县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大力实施“四个一”工程,抢抓机遇,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得到一定发展。尤其是第六届自治县委以来,制定了“12345”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四个一”工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产业增效,充分发挥水电、矿产、生态和区位优势,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然而,与周边县、市横向相比,贫困依然是道真最基本、最根本的县情,集中表现为县域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薄弱,城乡面貌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民穷财弱依然是我县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因此,加强扶贫攻坚,加快脱贫致富进程就是我们实现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此,今年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中部崛起、西部突破、东部开发、北部攻坚”的“四大板块”构想,并将我县列入“北部攻坚”县之一。结合县情,县委也将扶贫攻坚确定为推动发展的根本任务,并将“加大扶贫攻坚步伐,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道真”作为我县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紧密结合“三问两做一争先”这个载体来展开。
二、目前我县扶贫攻坚面临的问题
   (一)认识不深,发展氛围不浓。思想认识滞后是影响我县扶贫攻坚步伐的重要问题。理论上各级各部门都能够认识到我县扶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实际上各级各部门真正解决扶贫攻坚中现实问题的政策措施并不多、力度并不大,导致加大扶贫攻坚步伐、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道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主动为扶贫攻坚提供服务的劲头不足。主要原因有:一是一些职能部门的少数领导中心意识大局意识不强,认为扶贫攻坚只是县委、政府的事,没有真正树立“建设道真人人有责”的理念,不认真履行职责,没有充分发挥部门的作用,比如招商引资部门没有出台具体的招商引资政策,个别部门引进的项目缺乏事前的科学调研和论证,盲目上项目等;二是一些部门以部门利益唯上,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心中无全局,只有小圈子,有利益的事就争、就抢,没利益的事就推、就踢,把上级政策作为捞取部门利益的工具,忽视了在本地经济发展中应承担的职责。
(二)服务不够,发展软环境不宽松。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重点,认真贯彻上级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有关规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经济发展软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比如公路“三乱”得不到彻底治理问题,看病贵和上学难问题,行政审批手续繁琐问题,部门职能交叉、责任不明确问题,企业负担仍重等问题。委局从调研中发现,我县一些权力机关尤其是一些权力机关的权力岗位办事人员和公共服务部门的重要岗位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存在脸难看、门难进、人难找、事难办、推诿、效率不高、服务不优、执法不公、执法不规范的“股梗阻”问题,是当前影响我县发展软环境的突出问题之一。
    (三)执行不力,源头治理不深入。虽然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司法体制等改革年年在提,但没有出台触及源头问题的、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贯彻措施及制度;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只是一纸空文;“三公开”走形式或避重就轻,对群众关心的实质性问题不公开或者假公开等;监督部门“溺爱”干部,对违纪违法行为追究乏力。
(四)目光不远,科学发展观念不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但是,我县少数党员干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目光不远,思路不宽,只顾部门利益或地方利益而不管社会效益、只考虑短期利益而不考虑长远效益、急功近利、为求政绩“杀鸡取卵”、盲目引进陶汰项目或者不适合本地实际项目等与科学发展不符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县扶贫攻坚、和谐发展的进程。
三、关于纪检监察机关为扶贫攻坚提供政治纪律保证的建议
纪检监察机关,担负着党的纪律检查和政府行政监察的职责,更应该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问题,为加快我县扶贫攻坚步伐、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认识到位,营造良好氛围
    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指导正确的行动。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要认识到位,强化中心意识和大局观念,坚持解放思想,把反腐倡廉放在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来把握,放在“加快扶贫攻坚步伐”的总体目标下来考虑,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眼光,深刻认清思想观念上存在的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自觉摒弃各种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旧观念,以发展的眼光、思路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宽松环境。一是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防线。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保持清醒头脑,经得起各种复杂情况的考验,始终以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勤奋工作,在扶贫攻坚、共建和谐中发挥表率作用。二是保护干部,强化发展动力。扶贫攻坚的过程,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难免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难免会发生一些失误甚至错误。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大局、服务发展,做改革创新的支持者和保护者,旗帜鲜明地保护和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做扶贫攻坚的战斗员和服务员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把改革创新中出现的工作失误与严重违纪违法区分开来,既要查处严重妨碍和破坏改革的行为,又要支持广大党员干部大胆创新,打消他们干事攻坚的后顾之忧,努力营造一个人人敢于放开手脚干事、人人有干事创业热情的良好氛围。对群众有反映或有缺点的党员干部,要及时提醒、教育挽救,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受到错告、误告的,要及时予以澄清,使其放下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到为扶贫攻坚服务中去。三是对那些借扶贫攻坚之机侵吞、挪用、挤占项目资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镇党风廉政建设调研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