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城乡规划体制促发展调研对策
按照《县委常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从3月23日开始,我在工作的同时带上调研任务,先后到大水坑镇、惠安堡镇、冯记沟乡、麻黄山乡进行了实地查看,多次向村组干部和村民询问情况、征求意见,顺利完成了《完善城乡规划,加快小城镇建设》课题调研任务。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县城规划建设情况
1985年,县城总体规划首次编制完成,远期管控目标为15年,实施了14年;2000年,第二次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完成,远期管控目标为20年,实施了5年;2006年,第三次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完成,规划面积为12.5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为37平方公里,远期管控目标20年,今年县城西区、南区建设已超出总体规划。1999年至今,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28平方公里扩展到7.8平方公里,10年间建成区面积增大了3.42倍。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7.8平方公里,覆盖率为62.4%。完成了供水、燃气和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正在编制完善排水专项规划,急需编制供电、通信和环卫专项规划。
成立有“盐池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小组”,承担着研究城市规划动态,决策重大规划项目,指导城市发展方向的责任。从2000年起,先后出台了《盐池县县城建设用地管理暂行规定》、《盐池县城市管理暂行规定》、《盐池县城市道路公共客运管理办法》、《盐池县城市供热管理暂行办法》、《盐池县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盐池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盐池县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试行)》等8个有关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其中,3个文件中的大部分条款已经过时。
(二)乡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情况
7个乡镇中,大水坑镇、惠安堡镇、高沙窝镇完成了镇区总体规划。全县98个行政村675个村民小组的居民点超过1000个(住户间距离超过2公里为1个居民点)。2006年完成了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将675个村民小组合并为408个;累计完成村庄规划109个,主要分布在37片扬黄灌区。除县城规划控制区和大水坑镇、惠安堡镇、高沙窝镇规划控制区外,全县农民建房基本不需要经过规划审批。
二、存在问题
我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规划编制体系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不断健全,特别是“两大工程”实施以来,违法建设查处力度明显加大,广大乡村无序建设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城乡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但城乡规划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还不相适应,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规划意识有待增强。特别是对于乡村和集镇的规划重视不够,目前4个乡政府驻地仍无总体规划,全县村庄规划只完成了26.7%,“无规划不能搞建设”的思想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尚未形成,用规划指导建设的氛围还不浓。
(二)城乡规划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在《城乡规划法》颁步实施前,乡村需要编制哪些规划、由谁负责编制、由谁审定、由谁贯彻执行等问题散见于各类文件中,不成体系、多头授权、不便操作,致使村庄规划编制率低,广大乡村存在大量有悖于规划基本原则的民居和其他建筑,脏乱差成了农村的代名词,实施“两大工程”的巨额支出就是为此付出的高昂代价。新的《城乡规划法》实施只有1年多,我县城乡规划,特别是村镇规划采取何种管理机制和模式,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明确。
(三)城乡规划管理力量薄弱。建设局内设有规划设计室(无规划编制资质),编制为14人,实有9人(在岗7人、待退1人、长期病假1人);在岗7人中,有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人、工勤人员1人。这相对于一些县市规划管理与建设部门分设配备的人员,则少的可怜。实际上,现有人员也只是能免强应付目前县城的规划管理工作,无力对全县
建立完善城乡规划体制促发展调研对策
本文2009-06-08 17:28:55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2686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