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07浏览:2675下载183次收藏
【内容摘要】:当前,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内在优势不明显、外在助力不足等新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党校教育培训质量,文章提出了:加强领导、苦练内功、转变观念、强化机制等对策思考。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调查  思考
前  言
中共中央《干部教育条例》的颁发,标志着我们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党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干部的教育培训。贯彻落实《干部教育条例》的精神,积极探索干部教育规律和党校办学规律,提高培训质量,体现党校在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发展与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价值,是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深入研究的时代课题。
一、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培训的任务越来越重。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校、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从省委、市委到县委都对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要求,“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要形成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格局”。就苍南县而言,县直机关事业单位有70多个,乡镇有36个,在职党员干部达到7500多人,其中公务员3500多人;村居有875个,村两委成员5230多人,其中书记主任1512人,另外还有村后备干部2300多人。以上如此数量众多的基层党员干部,其培训任务主要必须由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来承担,由此看来,我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越来越重。
2、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面对21世纪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汹涌澎湃的知识经济浪潮和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广大干部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岗位职能的内涵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广大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广大干部都需要不断提高自我,充实自我,需要不断扩大视野,把握更多的机遇。有94.9%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是必需的或需要的。过去我们组织干部进行培训更多地着眼于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现在则需要不断拓宽培训领域,增加培训的容量,进一步向突出执政能力建设,强化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等领域扩展。即使是原有的培训内容,也需要有新的理论和知识的提升有更切合实际的深入开掘。我们在调查中列了十项教学需求,结果作全选的有65%。广大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大,培训市场正以空前的深度和广度扩展,构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需求,这给各级各类干部培训基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3、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培训对象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在对培训者的调查中发现: 90%的参训者学历在专科以上,82%的参训者学历在本科以上。培训对象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时期培训者在培训中的主导意识、现代意识、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对现代知识,现代培训方法和手段表现出浓厚兴趣。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培训者要求党校教学内容应加大对社会理论热点的剖析,增加现代经济管理、社会工作等实用性课程。62%的培训者认为应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68%的培训者认为专题培训应进行实地调研,43%以上培训者认为培训方式应注重参观考察、个案分析、研讨交流。干部的培训需求多元化对党校培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二、当前党校在干部培训中主渠道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内在优势不明显
发展空间受阻是“硬伤”。近年来,我县加大了对干部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是,与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缺口、尤其是在培训硬件设施方面。目前,我校占地面积只有15.5亩,党校招待所、食堂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建筑,也没有一个大型的报告厅。离《党校工作条例》:县级党校占地必须达到30-60亩,建筑面积必须达到12000平方米以上的要求相差甚远,因办学硬件条件太差,不少单位宁愿舍近求远,把班次拉到其他条件好的地方去办。党校基础设施落后,早已成为制约党校在干部培训中主渠道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这种状况与苍南作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之一与温州第一人口大县的地位并不相称。在调查中,也有17.5%被调查者  认为制约党校干部培训工作的最大问题是设施陈旧。同时县委党校今后发展前途问题,也不时困扰教师员工,一定程度制约束了员工的积极性。
培训质量不高是“软肋”。一是教育培训的内容缺少针对性,37.8%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班的培训内容联系苍南实际少,有36.8%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的重点还不够突出,农村基层干部实用的法律法规,现代管理知识、科技知识、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知识等急需和实用的新知识少;12.6%的被调查者认为授课者不问具体对象,内容雷同,很少能做到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安排不同的内容。二是教育培训的方式缺少实效性。31%被调查对象认为,目前采用的培训方式方法较为呆板,形式较为单—,仍然沿用以“教员讲、学员听”为主的课堂授课方式进行培训,学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较低  学员与教员之间的交流不够广泛。三是教育培训的管理缺乏严格性。办学单位尽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但在执行制度时只是停留在一般性号召和要求上,没有形成健全的管理体制,没有根据干部培训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从而影响了教育培训的质量,有10%的被调查者认为党校的教学管理松散、拖沓。四是教育培训的师资缺乏适应性。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干部知识需求多样化与干部教育培训供给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党校师资力量还较薄弱,专职教师人数较少,大多数教师过去所学的专业与现在从事的干部培训教学工作脱节,教师知识结构有待合理,知识亟待更新,教师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这种状况很难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发展和变化的干部培训工作的需要。有19.3%的被调查者认为党校教师队伍理论素质不高,有21.2%的被调查者认为党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很合理,存在知识老化问题。五是培训时间得不到有效的保证。按照省、市、县有关干部培训文件的要求,各类培训班都有相应的学制规定,但是由于受工学矛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培训时间达不到规定时间的要求,学制的任意缩短,使培训难以收到实效。从调查来看,有69.1%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时间应该在一星期以上。
(二)外在助力不足
1、相关机制运行问题。领导、协调机制问题。干部教育培训由多个部门协调进行,由于在工作中协调沟通机制存在一定问题,使得干部教育培训存在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现象较多,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没有形成一盘棋的格局,培训资源没有进行有效整合。有34.2%的被调查者认为存在重复培训,有26.4%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干部培训工作的最大问题是多头培训、人为分割。有的行业部门既无师资,又无办学的基础设施,却成立培训中心,以获取部门利益,这种状况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训用脱节,激励机制不到位。由于缺乏严格的刚性措施作保证,所以这项要求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如有些未经培训但因工作急需的干部也得到提拔;有些未经培训提拔后的干部又不及时安排补训。这些虽是个别现象,但仍然会在干部中造成不经培训照样能提拔的误解,从而削弱参训者的积极性。有44.9%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与录用、提拔没有多大关系,只有14.4%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是只有通过培训,才能录用、提拔。同时又缺少对学习效果的客观评价,培训质量、学习成绩与干部的提拔使用联系不够紧密,有学没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仍然存在,这是诱发不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2、参训者培训态度问题。  (1)学习认识不到位。 一些党员干部参加培训时,认识模糊,态度不端正,对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参加培训为提拔而不为提高。一些干部认为,参加培训只是干部提拔前的一个程序,只要不犯大的错误顺利过关就完事大吉,自己是否得到提高并不重要,反正回去后就会被提拔。有12.3%的调查者认为,来党校培训是组织安排的,无奈参与。
二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