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完善单位职业病防治长效机制思考

栏目:策划方案发布:2009-06-06浏览:2981下载163次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都进行了深入的宣传和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已初步为社会所认识。用人单位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的积极性日益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意识不断增强。由于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职业病防治的远期效果不佳,防治水平波动较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有发生,如果这种现状长期存在,势必影响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信心,挫伤其积极性。
        为此,有关部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针对当前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在建立用人单位职业防治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最终归纳出“11126职业病防治方案”:要求用人单位建立一个职业病防治管理网络(组织):制定一个全面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监护两个档案;制定和实施建设项目管理等六项制度。
        两年来,按照该方案对用人单位进行培训,其职业病防治工作都有所增强,普遍反映“11126职业病防治方案”符合实际、操作性强,防治效果切实可靠,现将这一方案介绍如下。
         一、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应由单位负责人、工会负责人,安全卫生机构负责人及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人员组成。职业卫生人员应当包括各个层次和级别,如车间或较大班组工作人员。
组成人员应当熟悉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了解本单位的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现状,控制方法,单位的负责人应遵守职业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每个成员都要明确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
        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职业病防治是用人单位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必须要有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将防治职业病的阶段目标和总体设置纳入到计划中去。制定计划前必须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全面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种类,浓度(强度)及危害后果,了解有关防护设施的运行效能,了解职工健康,发病情况。
实施方案应着重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应用,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明确经费投入和实施时间,以预防、消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针对本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是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对突发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办法,具体应包括:
        1、深入调研,搞清本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性质和危害程度。
        2、事故应急的现场措施,如:设置报警装置和应急通风装置,预备事故抢险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工具。
        3、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4、医疗救护措施,储备针对事故急救伤员所需的有效抢救药品、器械。
        5、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考核有关人员在事故发生后的应变抢险、自救互救能力,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指定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抢险个人防护用品、工具、药品、器械,及时更换失效的药品和损坏的器械。
         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完善单位职业病防治长效机制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