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立流通人民币监测制度的调研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06浏览:2286下载194次收藏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发行库大量撤销,县级发行库的撤销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库房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符合当前节约经营成本,鼓励非现金结算的方针,但**期间以及**后较长时间内流通人民币管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政策真空,部分地区人民币管理弱化的问题也会逐渐显现。为此,笔者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一、**地区流通人民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不明确,客户大额提现难。随着商业银行扁平化改革的深入,无库县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实行了无库房管理,县级银行机构的取送款都由押运公司负责。为了增加可盈利资金,各县级银行机构在工作中往往减少取送款的次数,如需要大额现金时再向其上级行申请出库,客观上增加现金调拨时间。由于供应链条加长,在现金库存偏低时,商业银行县支行首先考虑的不是满足客户的现金需求,而是自身保开门、保业务的正常运转,工作中,存在以现金不足为由延付或少付客户现金的现象。据反映,有的金融机构原提现5万元至20万元提现只需审批不需预约的现金管理规定难以执行,现在5万元以下,有时2-3万元(一般出现在在周末)也需要资金调拨甚至预约,一定程度增加了提现的难度。

     (二)管理能力下降,人民币券别调剂难。

      每逢节假日期间,正是小面额人民币需求旺季,发行库撤销前,县级人民银行能够主动根据市场需要调剂流通中人民币券别比例。县级人民银行发行库撤销后,由于商业银行现金供应实行集中远程调拨,数量多任务重,特别是实行小票面人民币硬币化后,更是县级金融机构现金供应的难点,硬币由于体积大、数量多、金额小,提解员和押运员怕麻烦,加之基层金融机构金库容量小,解款时就出现了券别偏好,喜欢大票面,造成银行柜面券别配备不全,不能完全满足居民兑换零币的需求,换而言之,也就是无库县域人民币流通券别比例一定程度失调,“超期服役”的小面额人民币数额大量增加。据了解,一般**地区的大型超市、商场等用零较多的企业须提硬币,往往采取事先与商业银行协商,由商业银行开出现金支票,企业派车和商业银行解款车一起到上级人民银行发行库提解。既造成企业负担,又加大了金融机构的押运风险。

     (三)管理难度加大,“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相关制度执行难。

      人民银行县级发行库撤销后,各市级金融机构统一调度全辖行内现金。由于各县现金需求的数量和时间不同,市级金融机构可以自行在内部进行余缺调剂,金融机构为了降低现金调运费用,也会尽量减少到人民银行存取款的次数,从而使回笼人民币未经人民银行清分再次流入市场,影响损伤券的及时回笼,辖区内流通人民币的整洁度将有所下降。实际工作中,人民币质量管理与人民币发行是紧密相联的,人民币日常管理很难脱离发行工作而单独进行。发行库撤销后,原人民银行县支行的发行人员多被充实到其他业务部门,较大程度削弱了县域人民币质量管理工作力度。

      二、建立流通人民币监测制度的设想

     “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是人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建立流通人民币监测制度的调研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